辦公室中,徐川和導師以及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的副院長邱晨聊了一會,確定了這些事情的初步處理方法后,便離開了辦公室。
至于這次有關參宿四的觀測數據和科研資料,包括xueyberry定理計算天體參數的方法,這些東西都交給了邱晨一份備份。
一是帶回去研究伴星對于參宿四的影響。
二是提交上去給國家天文學會,商議參宿四氫包層內有一顆伴星的消息是否全面公布出去。
不過這次的科研項目,對于徐川來說到這里就差不多可以結題提交了。
雖說后續參宿四伴星的觀測還未完成,但跟他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正如陳正平說的一樣,參宿四的氫包層內發現一顆伴星只是順帶的,他這次科研項目的研究對象在于xueyberry定理是否能精準的計算天體的參數信息。
而這一塊,他現在已經完成了,在清海得到了參宿四的全面信息后,他就已經完成了部分信息的精準計算,確認了xueyberry定理是可以做到的。
到這,這次的科研實驗就基本已經結束了,剩下的,就是他將論文編寫出來投出去了。
至于參宿四的伴星對于參宿四的影響,其實跟他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當然,如果天文界需要他的幫助,比如一些復雜的數據計算之類的,他還是會幫忙的。
他也好奇伴星的存在會不會令參宿四提前超新星爆發,亦或者在未來超新星爆發的時候對磁極是否有影響之類的。
南大,單人宿舍中,徐川思索著該怎么編寫著這次的論文。
寫論文對他來說手到拈來,只不過他有點糾結這次科研實驗的論文到底該怎么寫。
因為這次針對參宿四的觀察,除了證實xueyberry定理可以精準的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外,還有另外兩個比較重要的成果。
一個是參宿四的精確直徑、質量、體積之類參數的計算成果。
另一個則是參宿四氫包層內存在一顆伴生恒星的發現。
當然,嚴格來說,前者應該放到xueyberry定理計算論文的后面作為數據補充。
但如果要拆分出來單獨再寫一篇論文也沒問題。
所以到底是拆開來寫成三篇論文,還是直接合攏當成一篇論文。
如果是其他人,大抵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寫三篇論文,畢竟多一篇論文就多一份影響力,多一篇論文,就多數百上千次甚至是上萬字的引用。
這對于名氣的提升有幫助。
但對徐川來說,這種幫助不大,所以思索了一下后,他決定寫兩篇論文。
第一篇是xueyberry定理計算天體信息的方法。
另一篇是參宿四氫包層內存在一顆伴生恒星的發現。
至于參宿四的精確直徑、質量、體積之類參數的計算成果,丟到第一篇里面去當數據補充好了。
單獨的給它寫一篇論文就算了,不值得。
而且天文界的成果,他也不太在意。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