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第一百三十六章收獲與分贓
學位證書頒發完畢,畢業典禮完成,學校的老師和領導紛紛送上了祝福的話語后離去,徐川和陳正平并肩朝著禮堂外走去。
“學校這邊普林斯頓的交流生的名額你還要嗎”
禮堂中,陳正平笑著問道,他知道眼前這個弟子應該是不需要這東西了,所以特意問問,如果不需要的話,留給學校也好。
畢竟普林斯頓的交換生名額還是很珍貴的,每年普林斯頓都招收不了幾個華國的學生,而這幾個,還基本都是華人在普林斯頓任職的時候爭取來的。
徐川想了想,道“普林斯頓的交流生名額每年都不多,我就不占用了,留給其他人吧,我這邊去年去普林斯頓的時候德利涅教授就已經給我郵遞了邀請函,我通過邀請函過去就行了。”
“那我先替其他的學生感謝你了,你準備什么時候去普林斯頓那邊”
陳正平對這個結果沒有任何意外,他雖然沒有教這個弟子什么東西,但人品行事方面還是摸清楚了一些的。
徐川“晨星數學獎不是提前到了這個月月底頒發嗎等參加了這個后再動身也不遲,反正就半個月了。”
雖說這些榮譽上輩子他都已經拿過了,但這輩子他依舊還是需要這些東西來擴大自己的名氣與聲望。
學術界是搞學術的地方沒錯,實力為尊也沒錯;但無論在哪里,或多或少的都有著各種潛規則,只不過相比較國外,國內的潛規則更加明顯一點而已。
除非你已經站到了學術界的頂峰,變成了手眼通天的學閥級人物,否則依舊得講人脈與資源。
而拿到各種獎項充實自己,擴大名氣和影響力,對于以后的道路和研究都能帶來更大的便利。
他雖然要去普林斯頓學習數學,但頂多兩到三年左右的時間就會回來。
到時候,他要面對的東西遠超常人的想象。
國內學術界的山頭主義或者說是學術派系復雜的讓人難以想象。
就拿他這次拿到的華人菲爾茲獎晨星數學獎來說,它是由著名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發起的,面向的是全世界的華人數學家,包括華國籍在內的數學家。
但自從邱公開與北大數學系鬧翻后,北大數學系的教授也好,學生也好,基本就再也沒拿過這一獎項了。
是北大的數學家不夠格嗎
顯然不是,除去晨星數學獎外的頂級數學獎,北大的數學家拿了不少,很顯然資格是肯定有的。
但大家都是要臉的,北大數學系和丘都公開鬧成那樣了,北大數學系的數學家再去申請由丘主持的晨星數學獎豈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北大不申請,丘也不想將自己一手創建主持的晨星數學獎頒給北大的數學家。
當然,從北大走出去的華人數學家倒是沒有受這個影響,一些北大移民出去的數學家,拿到晨星數學獎的也有。
另外,學術界雖然實力為尊,但搞科研,總是要人的。
數學問題上,或許還一個人還可能解決,但材料、粒子物理、高能物理、可控核聚變這些呢
這些東西你一個人壓根就玩不轉,所以多拿點獎,擴大自己的名氣和影響力還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