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第一百五十二章前往hc
等到第二天,徐川總算是等到了威騰的回復。
“很漂亮的證明方法與論文,證明過程中的數學問題相當精髓。”
“如果你還沒有想好將這篇論文投給哪個期刊的話,那我向你推薦物理評論,它的d輯很適合這篇論文,而且是半月期刊,審核速度較快,如果你想盡快看到你的這篇論文登陸期刊的話。”
“另外,我替你申請了一下hc的質子加速器,以用于解決這個問題,時間在這個月的二十五號,記得準備一下簽證護照之類的東西。”
回復的郵件很簡單,總共就三句話,但讓徐川整個人瞬間就興奮了起來。
老教授的三句話一句夸贊了這篇論文,一句則向他推薦了投稿的對象,第三句則是告知他申請質子加速器使用的情況。
其中最讓他重視的自然是最后一句了,質子加速器的申請使用。
這個才是最關鍵的東西。
至于這位老教授推薦他投稿論文的對象,和他的選擇是一樣的。
物理評論是米國的一個學術性期刊,創辦于1893年。
該雜志刊登物理學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科學評論等文章,由米國物理學會出版發行,分為abcde等分刊。
a區是原子、分子與光物理學、b區是凝聚態物理、材料物理、c區是核物理、d區是粒子、場、引力、宇宙學物理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統計物理學、非線性物理學各方面的物理。
可以說物理評論涵蓋了物理學所有的分支學科,不分冷門熱門。
但它對于論文的要求并不算很高,只要文章創意足夠且論證清晰,都能送審甚至發表。
這對于學術研究是好事,但也造成了它的影響因子影響因子較低,且存在部分論文灌水的現象。
不過它整體的文章質量還是要高于其他學術雜志的。
因為在物理評論的發表要求文章,要有文章有足夠的創意或者解決了某些較為重要的物理問題。
話說,,,版。
物理上許多重大發現也都發表在物理評論上,如量子霍爾效應,引力波等等。
當然,最近兩年,物理評論也開始了限制文章發表的數量,以尋求在一定范圍內提升影響因子。
不過整體而言,這是相當適合質子半徑之謎這個問題的。
剛將論文投遞給物理評論后,剩下的便是等待。
盡管物理評論的審核編輯眾多,但要完成一份可以說的上是意義重大的論文的審核,還是需要不少的時間的。
這并不是某一個期刊的問題,而是所有頂級期刊在面對頂級論文時共同的反應。
他們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確保投稿給自己的論文沒有任何問題,可以登陸期刊。
就像徐川投給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的xuey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方法論文,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三個月了,都還沒有正式登刊。
可見一篇頂級的sci論文要登陸期刊需要多么漫長的時間。
而此前那種弱eyberry猜想的證明論文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能登陸期刊的機遇,簡直是不可復刻的。
對于這個,徐川也沒什么辦法,這是學術界的規矩,也是必要為了確保科學正確的必要流程。
哪怕是愛因斯坦穿越過來了寫論文,相信也是需要審核的。
所以將論文投遞出去后,徐川就回歸了正常的普林斯頓大學生活。
一方面跟隨德利涅教授學習數論和微分方程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則是聽其他教授的講課。
至于他休閑娛樂的時間,遠比其他的普林斯頓學生要少,或者說近乎沒有。
此前收到過的那些各種俱樂部的名片與邀請,他幾乎都沒有去過。
重生后的第二次普林斯頓學習,比重生前第一次還要來著更加刺股懸梁。
誰讓他這次在名義上是雙修呢。
相對比國內的大學來說,普林斯頓的博士學位設置的課堂要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