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戴維格羅斯教授露出了驚訝的目光,訝異的問道“你是怎么想到這上面去的”
他沒想到眼前的這個少年居然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能找到突破點。
他昨天下午收到郵件后思考了一晚上,利用這些年在接觸過的無數的對撞實驗與分析數據才找出來一條似乎可行的道路,花費的時間不低于五六個小時。
沒想到這會徐川僅僅是思考了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找到了這條隱秘的交錯點。
雖說有他的提示在先,但是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橫向動量分布的軟膠子重求和效應在當今的物理學界可以說是最前沿最冷門的領域了。
這一領域是用來計算處理粒子的初態與末態之間色干涉效應的。
但在如今的物理界,對撞機都還在尋找新粒子和驗算的標準模型是否正確,又怎會有人將注意力投放到色態干涉效應上去
對這一塊有所了解的,整個物理界都可以數得過來。
如果不是因為擔任的理事會主席,他也不會了解到這方面的知識。
對于徐川能這么快就找到突破口,他感到相當驚訝。
徐川笑了笑,回道“我學習過一些qcd次次領頭階水平上計算方法。”
聞言,戴維格羅斯教授恍然明白了過來。
qcd次次領頭階水平上計算是基于基于qcd軟共線有效理論上的成果。
而qcd軟共線有效理論中有部分涉及到橫向動量分布的軟膠子重求和效應的知識。
如果是這樣的話,的確能順著這條線索找到突破口。
但不得不說的是,能沿著夸克的漸進自由現象這條線索順利的找找到橫向動量分布的軟膠子重求和效應這個突破口,眼前這個少年的思維,真的足夠跳躍。
或者說,他在物理和數學上的直覺與天賦,真的驚人。
畢竟這中間相隔了好些曲折的知識點,即便是學習過qcd次次領頭階水平上計算,要順利的推導過去也沒那么容易。
這就像是玩游戲一樣。
普通的玩家考慮的僅僅是眼前的對線和對手,高端玩家會考慮下一步的的動作。
而某些人,在游戲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天賦,可以算到更遠的地方,甚至是兵線被對面a了一下就可以宣告對線結束。
聽起來有些離譜,但的確有這樣天賦的人存在。
游戲界如此,學術界也一樣。
有些天才你給他一點靈感,他就能還你一大片的成果。
比如牛頓,被蘋果砸一下,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而普通人被蘋果砸一下,只會順手就塞進口中。
告別了師祖戴維格羅斯教授,徐川直接回到了酒店房間。
有了靈感和啟發,接下來的道路就要好走很多了。
縮在酒店房間中,他從橫向動量分布的軟膠子重求和效應計算出發,開始利用數學對手中的達里茲圖進行數據計算。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一陣手機鈴聲突兀的在寂靜的房間中響起。
被打斷了計算,徐川有些不耐煩的從桌上摸起電話,接通后喂了一聲。
“小師弟,這次實驗的驗收報告會要開始了,你人呢給你發信息也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