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第一百七十一章華國的申請
驗收報告會的事情搞定,徐川才算是松了口氣。
雖說知道其他兩家實驗室不可能這么快就將成果做出來,但自己猜測和從戴維格羅斯這個理事會會長口中得到確認是完全兩碼事。
剩下的工作,就是檢查數據資料和達里茲圖了。
三天的時間,足夠他和陳正平等三位院士將這些東西完整的再過一遍了。
“怎么樣我們是第一個提交驗收申請報告的嗎”
徐川剛回到華國辦公區,便迎來了三位院士希冀的目光。
聞言,徐川重重的點了一下頭,表示確認。
確定華國是第一個提交驗收報告申請,三位院士才松了口氣,有些疲倦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對于徐川來說,這次的實驗和數據分析是對他之前的理論計算的驗證。
但對于三位院士來說,意義遠不止這點。
通過這次的實驗,讓看到華國的科研能力,提升華國在的地位,加入成為成員國才是主要目的。
所以三所高校才特別重視這次的實驗。
幸運的是,從目前的實驗數據分析來看,他們已經找到了希格斯與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現象。
徐川的理論和計算沒有問題,128v131v對撞能級區間的確就是希格斯粒子衰變與第三代重夸克湯川耦合的能級。
“小師弟,恭喜你,又解決了一個史詩級的難題。”
三位院士身邊,齊希韶上前笑著恭喜道。
他作為的正式研究員,之前參與過南大的數據分析工作,這次的小組團隊必然有他。
不過恭喜之余,他心里也有些感嘆。
這位小師弟可真是個變態。
從七月份來到這里,到現在十月中旬,三個多月的時間,他就解決了兩個都可以稱得上是史詩級的物理難題。
一個是物理界爭論了好幾年都沒有解決的質子半徑之謎。
另一個則更久遠,從粒子對撞機這種設備出現后,就有人嘗試過利用數學來計算物理粒子的出現通道,但從未有人做到過。
到現在,少說也有十幾年的時間了。
三個多月的時間,解決兩個物理難題,哪怕第一個是此前就有所準備,這次過來只是借助的加速器驗證的,也足夠夸張了。
再加上上半年,這位小師弟還在數學和天文物理方面分別解決了一個難題,雖說是利用數學上的成就對天文物理做
嘖嘖,這夸張程度,堪比愛因斯坦老爺子的奇跡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