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南大的化學系同樣一般,他倒也不至于這么麻煩。
為化學反應建立一個數學模型,這不僅需要底層的數學邏輯,還需要足夠的化學反應數據庫,南大缺少這些東西。
至于薅一下水木大學的羊毛,估計水木自己都不介意。
能跟一名諾貝爾獎得主合作,這是多少大學都夢寐以求不來的事情。
跟隨著周元緯的步伐,徐川找到了化學工程系的院長。
對于他的到來,這位中年老年的院長顯得的相當驚訝,在聽說了他的來意后,當即拍板表示合作。
當然,他的想法和徐川預先的想法有些區別。
一開始徐川只是想從水木大學這邊付費借幾個化學材料方面的教授專家,而這位院長則直接將其擴大成了雙方合作。
水木大學這邊化學教授和化學反應數據庫方面的知識與經驗,聯合他一起開發這套數學模型,占據百分之二十的份額。
徐川考慮了一下,答應了下來。
百分之二十的份額并不多,而且數學模型這種東西,不是其他的研究項目,它需要龐大的數據庫和運算力才能支撐。
水木大學這邊的硬件,剛好可以彌補他的不足。
雖說等人工sei薄膜的專利授權后他可以自己建,但從頭開始那需要的時間也太久了。
在水木這邊交流了兩三天,敲定一些大致的細節后,這一屆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也開始了。
頒獎的地點在大會堂。
當徐川跟隨著的接待的工作人員進入會場時,大會堂內,已經是人山人海的狀況了。
有人坐著有人站著,但大伙都在三三兩兩的聊著天。
對于華國的科研工作者來說,這是一場盛會,甚至比諾貝爾獎典禮、菲爾茲獎頒獎會還重要。
畢竟后兩者即便是上面大老云集,也很難在國內說上什么話。
而這場會議不同,國內的真正頂尖的大老都在里面,在華國這種環境中,多結交點朋友,多認識幾個人準沒錯。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會提前一兩個小時甚至是兩三個小時過來。
對比之下,按時抵達的徐川簡直就像個奇葩。
當然,以他現在成就,也不怎么需要處理這些人情世故。
諾爾貝獎加菲爾茲獎的榮譽,讓他已經脫離了這些東西。
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不在三界中,身處五行外。
跟隨者引導工作人員進入會場,他的出現立刻就引起了不少的騷動。
雖然大會堂中這些來參加頒獎大會的學者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并不會出現蜂擁圍上來的情況,但眾人的目光卻都聚焦了過來,注視著這道年輕至極的身影。
“你怎么現在才過來”大會堂中,同樣來參加頒獎典禮的陳正平自然注意到了這邊的動靜,笑著走了過來。
徐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第一次參加這種會議,以為提前半個小時就夠了,沒想到大家都到的這么早。”
陳正平搖了搖頭,也沒再說,轉而說道“來,給你介紹個人。”
說著,他帶著徐川來到了另一邊“這位是陳泉院士,固體離子學和能源材料領域的專家,華科院和工程院的雙院士,國家能源領域的領軍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