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循環的求簽名,寫簽名,頒獎的過程中,這一屆的年度優秀人物評選活動很快就接近了尾聲。
不得不說,南大作為國內的頂級強校,人才還是相當之多的。
十名獲獎者,各自的履歷都很牛逼,徐川也在筆記本上祝福他們前程似錦,在學術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校領導的邀請下,中午一起吃了頓午餐,讓他有些意外的是,在酒店中,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好久不見,林風師兄。近來過的可還好”金陵大酒店的餐廳中,徐川笑著上前和林風打著招呼。
兩人上次在普林斯頓一別,這位林師兄和他的小女友選擇回國后,就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見過面了。
“好久不見,川師弟”
看到徐川,林風走上來熱情的給了個擁抱“托你的福,在那邊過的還算不錯。”
“只是在那邊聊天的時候,大家的注意力經常在你身上,比如介紹我的時候,基本都會順口提一句這位是徐川教授的同校師兄。”
“你是不知道,你在現在的熱度真的高,好多人都在研究你以前弄出來的那個計算方法。包括我也看了一下,可惜我數學不太行,始終弄不懂。”
徐川笑了笑,道“說起,我也有一段時間沒去,真是段讓人懷念的日子。”
林風笑著說道“目前咱們也是的會員國了,你隨時都可以去的。”
徐川搖了搖頭,跳過這個話題問道“暫時我恐怕沒時間過去了,那邊最近在研究什么呢”
18年的研究,他還是清楚的,不過他前兩年橫空插進去改變了一些東西后,不知道那邊的安排有沒有什么變化。
林風搖了搖頭道“還是老樣子,ats和s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希格斯玻色子,hcb在尋找夸克。”
“倒是aice那邊,聽說前段時間他們弄了個高能級的對撞實驗,用來模擬大爆炸發生后的原始宇宙形態,分析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性質。”
“不過似乎他們的運氣并不是很好的樣子,到現在都沒有什么發現傳出來。”
聞言,徐川心中一動,問道“華國有參與aice的實驗嗎”
若不是林風的話,他差點都忘了一件事了。
18年,是他上輩子在物理界小有名氣的一年,其原因就在,因為發現了惰性中微子的存在的痕跡。
中微子,又叫做微中子,是輕子的一種,是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
它的個頭小、不帶電,可自由穿過地球,自旋為12,質量非常輕,有的小于電子的百萬分之一,以接近光速運動,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十分微弱,號稱宇宙間的“隱身人”。
物理學界從預言它的存在到發現它,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
2013年11月23日,科學家利用埋在南極冰下的粒子探測器,首次捕捉到源自太陽系外的高能中微子。
而時至今日,目前物理學界已經確認發現的中微子有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t中微子三種不同的類型。
不過在1995年的時候,米國的snd實驗提出了可能存在的第四種中微子惰性中微子。
惰性中微子是中微子的另一種態,這涉及到粒子之間的一些關系。
普通中微子也稱作活性中微子,其概念最早由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沃夫岡泡利提出。
它們幾乎無處不在,可以產生于宇宙大爆炸、星系活動、超新星爆發、太陽中心和地球內部,以及核反應堆與粒子加速器。
而惰性中微子則屬于尚無可靠實驗證據的假想粒子,最初是由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布魯諾龐蒂科夫在1968年左右提出來的。
指的是不參與標準的弱相互作用過程的中微子,因此通常被理解為超越標準模型三代輕子框架的新型粒子。
相比較普通的活性中微子來說,惰性中微子的發現還關系到另一種宇宙物質暗物質
因為從理論上來說,它不參加除引力以外的任何相互作用,是溫暗物質的候選者。
如果能找到惰性中微子的存在,就能證明暗物質在宇宙中的存在。
這對于物理界來說,意義重大。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