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格米倫想了想,開口道“那要求設定鋁箔的厚度為1030μ區間,suer導電層的厚度為0309μ區間,石墨烯導電層的厚度為0512μ區間,混合導電層的厚度為032μ”
麥格米倫迅速從腦海中篩選了一些碳鋁薄片的性能參數,他現在愈發好奇眼前這個簡陋的模型到底能做到一個怎樣的地步。
樊鵬越點了點頭,轉頭吩咐程序員開始將這些參數輸入到數學模型中,而后展開對碳鋁涂層材料進行模擬研發。
屏幕上,在程序猿將各項參數和要求輸入模型后,簡陋的數學模型開始自動運行了起來。
別模型外觀很簡陋,但這個模型實際上可不小,代碼行數相當龐大,模型的開發更是經歷了整整半年多的時間。
而且開發編寫這個模型的并不是川海材料研究所,是外包給一個著名的軟件公司的,花費了近一千一百萬才完成的一個基礎版,可以說光是建模方面耗費的錢,就差不多夠再買下一個川海材料研究所了。
但怎么說呢,花了錢的,質量肯定還是有保證的。
一行人在辦公室中等待了一個半小時左右,針對碳鋁涂層材料的模擬研發才完成。
運轉后的詳細數據已經保存在了對應的文件中,打印出來后人手一份。
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文件后,麥格米倫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一種涂炭鋁箔的詳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對鋁箔本體進行預處理。
詳細處理方案如下s1、處理鋁箔本體的優先方案,取用厚度標準為,使用醋酸除去鋁箔表面污垢、雜質
s2將粘結劑和溶劑混合攪拌均勻,然后加入兩種或多種導電劑,混合均勻,得到復合導電漿料。
詳細處理方案如下s2、制備復合導電漿料優先方案,取用聚四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
s3將復合導電漿料裝入靜電紡絲裝置中,對鋁箔進行噴涂,然后烘干得到第一層復合涂炭鋁箔;
詳細處理方案如下s3、第一層復合涂炭鋁箔制備優先方案,取用三聚磷酸鈉靜電噴涂電壓為1520kv,溶液流速為053h1,靜電紡絲噴頭與鋁箔的距離為0510
s4
s5
辦公室中,麥克米倫看著手中的方案,眼神中滿是震撼。
手中的方案不僅給出了相當詳細的制備過程,甚至對每一個步驟都給出了優選方案,包括材料的選用、處理,需要怎么樣的設備,處理過程中對設備的要求、溫度、壓強等等方面,都給出了參考信息
更關鍵的是,通過模型給出的方案,并不止一種。
他手中的這份文件上,列出了足足三種可行的制備方案。
盡管這份方案中給出的制備手段在他眼中并不是所有的都完美,還有很多一些可以優化的地方,但這本身就是個奇跡了。
當然,如果是事先就人工將所有的步驟全部都輸入了進去,這也不算什么,但很明顯,眼前這個數學模型,采用的并不是這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