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周慶林看了眼徐川,徐川笑道“周教授你指揮就是,這方面我并不懂。”
“行。”周慶林點了點頭,轉頭下令道“開始測試。”
命令下達后,龐大的超算中心開始運轉。
理論計算峰值為870萬億次秒的超算在暫停掉其他的計算任務后,將自己的全部運算力都拿了出來,二次復制的模型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就已經傳遞到事先分配出來的權限賬號中。
而控制室中的工作人員則按照要求迅速進行分配節點、核心以及其他的運算資源。
九百多個計算節點和兩萬個cu核心共同發力的場景,雖然肉眼是看不到了,但在由0和1組成的微觀世界中,這是一股無比龐大的洪流,在以往面對任何對手時都無堅不摧。
但在今天,它們遇到真正的對手。
由數學公式和運算規則組成的等離子體湍流模型,在輸入擬真參數后,迅速分解成了數百億甚至數千億個湍流微單元結構。
這些湍流結構在超算與模型的共同支持下迅速演化組成了一個類似于甜甜圈一樣的運算規則,緩慢的在超算中運行著,模擬著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中的等離子體流動。
看著屏幕上跳動的圖像和數據,負責管理計算力的老劉忍不住直搖頭。
正如他之前預測的一樣,南大超算中心的超算,還真他么帶不起這模型。
一開始的運行還好,超算中心的運算力足夠支撐了,但隨著運行開始后按照要求對其進行輸入擬真參數后,數據的輸出就變得緩慢了。
這意味著超算中心需要耗費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對于模型的運轉和計算。
盡管的確能勉強算出結果,但控制室中的所有人都清楚,這對于需要實時控制的數學模型來說并沒有任何意義。
轉過頭,老劉看了一眼徐川,嘆道“你這個模型太復雜了,對湍流的計算太多,在國內,或許只有前十的國家級計算中心才能完美的對它進行測試。”
徐川盯著屏幕,看著上面數據回道“先看看吧,就當做采集數據了。”
老劉搖了搖頭,道“也只能這樣了。”
控制室中,看著屏幕上運算數據的周慶林忍不住咂了咂舌。
南大的超算中心的計算性能在全國的高校中不說前三,至少也是前五的存在,居然帶不動一個數學模型。
這徐教授的腦子是怎么做的,居然弄出來了這樣一個模型。
搖了搖頭,他看向徐川問道“這么復雜的模型,如果真運用到可控核聚變上,豈不是還得為它單獨建一個大型超算中心”
徐川聳了聳肩,道“為什么不可以只要它是正確的。”
周慶林剛想說這也太浪費資金了,要知道一個超算中心的建造動輒十幾億起步
不過轉瞬又想起了這是可控核聚變,如果真要是有作用,建一個超算中心專門為它服務似乎也挺正常
s為盟主大老高山流水加更1010,呼,大老的加更終于搞定了,剩下還有一些零散的打賞什么的,慢慢寫吧。
晚上還有一章,求月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