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好普朗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那邊的事情后,徐川回到了川海材料研究所,加入了張平祥院士的工作中,兩人一起探討深入了解和研究優化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的方法與路線。
再加上研究所中其他科研人員的輔助,基本上是每出現一種新的想法和路線,就會立刻有人去做實驗驗證獲取結果。
圍繞著他和張平祥兩人,整個川海材料研究所馬力全開全力研究著超導材料的優化路線。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
時間一晃,就到了年底,再有十來天,又是農歷的新年。
不過這一個多月的努力,也不是沒有結果的。
在石墨烯晶須纖維增韌的道路上,他和張平祥兩人聯手經過討論和反復的實驗,終于取得了一點階段性的成果。
實驗室中,徐川穿著白大褂,寬大的手掌中托著一個玻璃器皿,里面有一片小小的薄膜。
這是他和張平祥院士在最近這幾天通過使用晶須纖維增韌技術優化出來的產品。
先仔細的用肉眼觀察了一下,器皿中的薄膜銀灰色的顏色看起來似乎和他一開始研究的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似乎并沒有什么太大區別的樣子。
不過石墨烯這種材料,其本身透明度相當高,透光率可以達到977以上,層數數量少的話,附在材料上基本是看不出來的。
“這個就是最新出來的成品嗎優化后的性能如何做了檢測嗎”
捏著薄膜,徐川仔細的看了一會后抬頭問道。
一旁,張平祥院士開口道“不夠理想,但是比摻雜氧化鋯效果要好不少。”
“你手中的這個是目前最優的產品,在厚度相同級別,韌性幅度能達到聚酯基片鋼化玻璃組合的手機膜級別,能承受2j3左右的沖擊能量,彈性模量能達到12878ga”
“與此同時,它的超導性能降低了一些,可能和實驗室處理不穩定有關系,經過統計,tc臨界溫度和臨界磁場都降低了大概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左右,臨界電流和臨界電流密度變化不是很大。”
“倒是導熱系數提升了不少。你手上的這塊做過了測試,核心原料之前的導熱系數在70左右,但增韌后的導熱系數提升到了987左右,提升了近一倍。”
“這可能和是增韌后的石墨烯薄膜材料有關系,你知道的,石墨烯本身的導熱系數就極高。”
張平祥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這份新研究出來的產品,徐川思索了一下,道“tc臨界溫度和臨界磁場都降低了百分之十五還是能接受的,導熱系數提升這個意外倒是讓我有些驚喜。”
“超導磁體是磁約束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關鍵,無論是托卡馬克還是彷星器的技術路線,都需要強大的磁場對上億度的等離子體進行約束。
“導熱系數的提升,有助于液氮冷卻的速度,能更好的維持的穩定。”
“相對比沒進行晶須增韌前已經不錯了,這個你們手里還有其他的測試品吧”
張平祥點了點頭,道“嗯,有的。”
聞言,徐川伸手將玻璃器皿中的薄膜拿了出來,捏住兩個的尖角,緩緩的施加壓力。
手指中的薄膜并不是很厚,和手機的鋼化玻璃保護膜差不多,可能還薄一些。在他手指施加壓力的情況下,薄膜開始微微形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