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針對性的調查活動也正在進行。
米國能源部新任部長丹布魯耶特正在自己的辦公室中翻閱著剛從arxiv預印本網站上打印下來的論文。
那正是徐川才傳上去不到半個小時的稿件。
除此之外,他的辦公桌上還堆著厚厚一疊信件,以及各種調查報告。
相對比手中的這份論文來說,這些信件和調查報告已經在他桌上堆放了好幾天的時間了。
不得不說,破曉聚變裝置實現四十五分鐘的運行時間,的確觸痛了某些人的神經。
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米國雖說并非創始人,但紅蘇倒下后,他們就一直都是走在最前列的國家。
然而在這一領域,他們前進的道路并不像其他領域那么順暢。
無論是慣性約束還是磁約束,都沒有什么太大的突破。
尤其是在2012年,米國國家點火裝置ni的激光點火失敗后,可控核聚變項目能申請到的預算,更是一路下跌至了谷底。
如果不是ni還能在核武器的發展上起到一些作用,估計相關的科研資金早就停止供應了。
翻閱了一下手中的論文,這位新上任還不到一年的能源部bu長將手中的論文丟到桌子上,有些頭疼的捏了捏自己的鼻梁,嘴中都都囔囔的罵了一句。
“真是一群廢物”
關于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的重要性,布魯耶特很清楚。
當然,他也很清楚這項技術到底有多坑。
無論是米國還是曾經的紅蘇,亦或者他們的表面盟友歐盟,都在這條路上摔進過深淵,跌跌撞撞的一路前行到現在都還在試探著如何維持十幾二十秒的運行。
然而就在這時,腳下對面的那個國家卻突然爆出了四十五分鐘的運行時間,這如何能不讓人頭疼。
這可是足足四十五分鐘,不是四十五秒鐘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四十五分鐘,還是在托卡馬克線路上實現的。
這是不是意味著,那個紅色的東方國家如今距離這項技術已經不遠了
如果是這樣,他們又該如何反制
不是說那個所謂的破曉,連二十秒都很困難嗎
怎么突然就變成四十五分鐘了
想到這個,布魯耶特又忍不住罵了一句。
“一群騙子”
s晚上還有一章,求月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