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物質的高溫等離子體,一旦撞上碳材料,很容易被碳給吸收掉,除了有吸附作用以外,還有化學作用,把碳變成有機物。”
“不僅僅會改變材料的性質,影響第一壁性能的發揮的同時,也會消耗核聚變的燃料,降低核聚變的效率,尤其是對于昂貴且具有放射性的氚元素的吸收,是我們很不希望看到的。”
“畢竟本來氚就不夠,就稀缺,如果再被第一壁材料吸收了,我們的麻煩就大了。”
“不過碳納米材料的確可以考慮一下,拋開這個致命的缺點來說,碳納米材料理論上來說其實很適合。”
頓了頓,徐川抬頭看向趙光貴,笑道“至于這個缺點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就交給趙教授你了。”
“后續趙教授你這邊帶領一個小組專門研究一下吧,這或許是一條可行的路。”
聞言,趙光貴愣了一下,隨即臉色一喜,激動了起來“我會盡全力的”
能在可控核聚變這種超級工程中獨立率領一個項目小組,這可謂是一個偌大的機緣。
有這份經歷,以后無論去哪里工作,都是會被搶著要的。
而且在這里搞研究,并不用擔心科研經費的問題。
有眼前這位大老在,經費就不是問題。
當然,這并不代表他能隨意的揮霍經費什么的,也沒辦法將經費揣進自己的兜里,但至少,在研究試錯、探索新路線等方面,不用操心經費會因長久沒有成果而中斷。
搞學術,大部分都還是講情懷講夢想的。
誰不想發幾篇頂級的sci期刊呢誰不想自己做出來個青史留名的研究成果呢
徐川沒太在意這些,笑了笑,鼓勵道“加油吧。哪怕這條路沒法探索出來,也希望你能在碳納米材料上摸索出一些有用的東西。”
一旁,趙鴻志好奇的問道“徐院士,拋開納米陶瓷和碳納米材料外,你的選擇是什么”
聞言,其他人也紛紛看了過來,好奇徐川的選擇到底是什么。
畢竟在這位大老否決掉金屬材料、納米陶瓷和碳納米材料后,第一壁材料留下的選擇空間就幾乎沒多少了。
徐川笑了笑,道“老實說我并沒有什么選擇合適的材料路線,不過針對除了中子輻射外的其他的輻射,我倒是可以想辦法解決。”
“”
實驗室中,不少人一臉的問號,但很快,就有人反應了過來。
水木大學的材料教授邢學興一臉感興趣的問道“是前兩年徐院士您用于核廢料發電上的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技術”
在加入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前,他對于眼前這位年輕至極的大老做過一些了解。
拋開他在數學物理天文這些理論上的成果來說,這位大老在材料學領域的成果也可以說是國內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