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川海材料研究所公布不再對iter與相關成員國高溫超導材料的消息,可控核聚變領域再次掀起了熱烈的討論。
不少的學者和研究員都表示這位徐教授是真的剛。
前腳那邊因為iter的事情而取消了高溫超導材料的訂單,后腳這位徐教授就反過來直接對iter和iter的成員國取消了材料的。
大有一副“你不是不要么,那我就不了的意思。”
以一己之力,反向對幾個大國進行禁售,這位大概是破天荒來的第一人了。
米國或許并不會很在意這一消息,但對于想在能源上實現獨立自主的歐洲來說,這一消息就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了。
畢竟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的重要性是經過了螺旋石7x驗證的。
即便是沒有完美的等離子體湍流控制方案,單憑這種超導材料優異的超導性能也能強大的約束磁場壓制住反應堆腔室中狂暴的等離子體。
就目前來看,這是當前最適合可控核聚變的超導材料了。
少了它,即便是能用其他的高溫超導材料代替,恐怕也很難追上華國的腳步了。
另一邊,金陵。
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基地中,徐川帶著自己針對氘氚聚變點火運行實驗中出現的磁面撕裂、扭曲摸、等離子磁島等問題的研究結果來到了研究所。
在破曉聚變裝置完成第二次實驗運行至今,時間已經過去了接近一個月左右。
20年,又來到了年底。
不過好消息是,在工程師與研究員加班加點的努力下,第二次運行氘氚聚變點火運行而遭受了小范圍損傷的破曉聚變裝置已經完成了修復。
臨近過年,徐川準備再做幾次高密度等離子體運行實驗和一次氘氚聚變點火運行實驗,收集到更多的數據后,再來放年假。
至于他自己,今年應該是不會回去過年了。
趁著這段時間抓緊完善磁面撕裂相關的工作才是最要緊。
畢竟,后面還有中子輻照等難題在等著他。
而在他們退出iter后,一場在可控核聚變領域針對性的競賽就開始了。
這一次,是他們獨立和整個西方國家進行,就看誰能先一步將可控核聚變研發出來了。
這是一場關乎國運和世界新格局的重要競爭。
他能做的,只有抓緊時間向前繼續推進。
與此同時,廬陽,科學島上。
原本平常相對較為清冷安靜的east可控核聚變工程基地這會倒是熱鬧了不少。
科學湖中心島嶼的涼亭上,從iter那邊退回來的兩名研究員正百無聊賴的扯著閑話。
“老周,你那邊所里有新的工作安排嗎”
涼亭中,一名帶著黑框眼鏡,穿著黑色羽絨服的研究員看了一眼坐在他身邊的同僚詢問道。
對面,那位叫老周,看起來有些木訥的研究員搖了搖頭,道“暫時還沒收到通知,你呢”
聞言,吳平樂嘆了口氣,也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