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核裂變,其實也無法適應于磁流體發電技術。”
“因為它對于發電的溫度過于苛刻。”
“三千度以上的高溫,并離子化燃料形成等離子體,這對于絕大部分的熱機來說,幾乎不可能或者說很難很難做到這點。”
“然而對于可控核聚變來說,這卻是相當容易的。”
“無論是從偏濾器導出來的氦灰,還是我們從第一壁引導出來的熱量,溫度達到三千度以上輕而易舉。”
“從根本上來說,磁流體發電這種技術從一開始提出來,就是和可控核聚變互相配套的。”
對面,侯承平贊同的點了點頭,道“的確,如果要用其他的燃料將溫度加熱到三千度以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可控核聚變天然在這方面有優勢。”
徐川笑了笑,接著道“除去磁流體發電外,我們還可以在尾部配有超超臨界熱機發電機和超臨界熱機發電機。”
說著,他起身從辦公室的角落中拖出來一面黑板。
從粉筆盒上取出一支白色的粉筆后,他在黑板上描繪了起來。
從示范堆出發,到將熱能引導出來,沿著管道先通過磁流體發電技術,而后再繼續衍生往后,穿過超超臨界熱機發電機和超臨界熱機發電機地帶,畫出了一條類似于生產流水線,或者說北方的地熱管道一般的結構。
辦公室中,侯承平三人均起身走到了他身后,望向了黑板上的結構圖。
雖然結構圖相當簡陋,而且并不怎么規范,但這幅結構圖卻很清晰的表達出來了里面的意思。
看著徐川畫出來的結構圖,候承平院士笑著贊道“有意思,看來徐院士你早就想好了如何利用可控核聚變來發電了。”
磁流體發電技術和熱機技術組合起來,完美的利用從可控核聚變中引導出來的熱量,是他和王勇年院士早就考慮過的。
畢竟對于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產生的熱量來說,哪怕是磁流體發電機組也沒法做到一次性消耗光所有的熱能。
這種情況下,在磁流體發電機組后面再部署常規熱機,繼續利用參與熱能是可以做到的。
一旁,王勇年院士沒有說話,他看著黑板上的草圖眼神中帶著興趣陷入了思索。
在黑板上的草圖上,他看到了一點新東西,比他原本和候承平商議構思中的組合型發電機組更加先進。
所謂的超超臨界熱機發電機和超臨界熱機發電機,指的是鍋爐內工質的參數達到或超過臨界壓力以上的機組。
一般來說,發電鍋爐內的工質都是水,水的臨界壓力是22129a,臨界溫度是37415c。
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從液態變為氣態的沸點是100c,想要提高水蒸氣溫度,就要增大壓強以提高沸點溫度。
而在22115兆帕壓強、37415c溫度下,水蒸氣密度與液態水一樣,到達臨界狀態;當溫度和壓強都超過了臨界值,水會處于超臨界狀態。
用超臨界狀態的水蒸氣來發電,叫做超臨界發電技術,而超超臨界發電則是比超臨界發電技術更高的階段。
目前,超超臨界與超臨界的劃分沒有國際統一標準。
不過在國家的“863計劃”項目“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中,將超超臨界參數設置為壓強25兆帕,溫度580c。
看著黑板上的結構圖,王勇年目光爍爍看向徐川,開口道“利用磁流體機組的殘留熱度,先對超超臨界機組供熱;然后通過循環輔熱管道和技術,進一步將余熱拉升,然后來給超臨界機組供熱。”
“如果需要,后面還可以再添加亞臨界熱機。”
“通過這種方式,從而達到近乎完美利用可控核聚變熱能的地步,這套方案簡直完美,比我們之前構思的組合機組要優秀多了”
“沒想到徐院士在傳統的熱機技術上也有著這么深的研究。”
在這一刻,他對于眼前這位年輕人是真的欽佩嘆服。
以他常年沉浸在核裂變發電機組設計的經驗,在有了結構圖的點明后,自然很快就摸清楚了對應的核心。
但對于他來說,熱機發電技術可謂是最熟悉的領域之一了。
然而在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卻被人輕而易舉的就超過了,做出了更優秀更完美的方案,怎么能不信服
s二更,晚上還有一章加更,求月票打賞ヾo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