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徐川親自來到了廬陽科學島上。
目前可控核聚變示范堆工程都在穩步有序的推進著,無論是破曉示范堆工程現場上還是破曉研究所內都是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象。
而對于徐川來說,他需要解決的,只剩下了最后一個問題。
即,系統性的完善最后的難關,鋰中子氚素增殖。
在破曉聚變裝置需要進行各種實驗的時期,能擔負氘氚點火,進行中子輻照實驗的,國內也就east裝置了。
經歷了近兩個月的改造,如今的east已經煥然一新。
原先的鈮鈦合金外場線圈超導材料已經被全面更換掉,換成了由西部超導集團那邊生產的高溫銅碳銀復合材料。
控制系統也全面更換成了徐川編寫的等離子體湍數控模型。
當然,受限于設備的不同,模型肯定做過調整,而且短時間內肯定做不到完美。
此外,相對比破曉聚變實驗堆來說,如今的east,還缺少了一個第一壁材料。
盡管氧化鋯碳復合材料已經找到了合適的生產廠商,但受限于生產難度等方面的因素,產量暫時還提不上來。
在整體更換掉破曉實驗堆的第一壁后,后續需要為示范堆工程第一壁材料,east這邊,已經沒有多余的產量能進行優化了。
但對于短時間操控east進行氘氚聚變,進行鋰中子氚素增殖回收實驗來說,缺少這些東西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所以在east裝置完成改變后,徐川第一時間就趕了過來。
“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嗎”
east裝置的總控制室中,徐川透過碩大的落地鋼化玻璃窗俯視著下方的鋼鐵巨獸,朝著一旁的新負責人俞穆問道。
相對比破曉實驗堆來說,east這邊的控制室倒是打造的更好一些。
不僅僅有完善的監控系統和防護系統,還能用肉眼直接透過鋼化玻璃看到east設備。
俞穆一臉肅穆認真的點頭回道“已經全面完成了檢查,請徐院士下達指令。”
徐川點了點頭,淡淡的下達了指令“那就開始吧。”
對于如今的他來說,一次氘氚聚變點火實驗已經不是什么值得激動的事情了。
但對于新接任廬陽可控核聚變工程的的俞穆來說,這可以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了。
伴隨著指令的傳遞。
沉睡在核心區域的east清醒了過來。
用于冷卻的液氦與液氮分別開始注入外場線圈的超導磁體管道中,將環繞在east的軌道外側的一圈圈銅碳銀復合超導浸泡在其中,并迅速降低著超導材料的溫度。
隨著超導效應的產生,龐大的電流開始通過線圈,在控制線圈的輔助下,一道強大的的約束磁場在east裝置上形成。
隨后,在icrf天線的微波作用下,east腔室中的溫度迅速穩定的升到了億級。
氘氚原料聚變成的淡藍色薄膜在外場線圈的控制下在反應堆腔室中高速的流動著。
聚變誕生的高能中子,穿透了第一壁材料,狠狠的撞擊在液鋰熔鹽中,141v級的高能中子,猶如臺桌上被人大力擊打的母球一般,在液鋰熔鹽中不斷的撞擊著鋰核。
一粒粒的氚素被制造出來,彌漫在液態鋰熔鹽中。
而伴隨著引導,這些液態鋰熔鹽不斷的沿著包層流動著,部分已經參與了反應的液鋰熔鹽材料從引導口流出,進入氚提取系統。
在這里,液態鋰熔鹽中的氚,將被氫氣替換出來,隨后進行提純,濃縮,重新運入原料存儲罐中,參與后續的氘氚聚變反應。
在這一刻,控制中所有人的拳頭都不由地捏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