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不是說你想見就能見的。
畢竟他們這種人的每一步動作,都蘊含了很多的含義。
有時候,一次外交大使的會見,就有可能引起國際形勢的變化。
但現在情況相對特殊,無論是他們亦或者華國那邊都顧不上那么多了。
而且,相對比華國來說,目前的沙俄更需要從盟友那邊獲取支持。
當然,這個盟友可以是華國,也可以是其他國家。
只不過現在來說,他更希望能和華國展開合作一點。
畢竟,最先掌握可控核聚變這項翻開新時代技術的國家,是華國。
吃過一頓早餐,徐川和老人分開,前往了破曉示范堆工程基地。
雖然破曉示范堆已經順利點火,完成了發電工作,但到最終的商業化應用,并網等等,還是有一段路要走的。
當然,這段路對于他們而言,只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罷了,也不需要他過多的操心。
除非在這個過程中,破曉示范堆出現什么重大問題。
不過對于自己親手打造出來的聚變堆,他還是很有信心的。
檢查了一下示范堆的運行與相關工作,徐川回到辦公室后開始對著電腦發呆。
沒有了往日習以為常的忙碌,沒有了簽不完的文件,開不完的會,這會他居然覺得有點空虛了。
啞然笑了笑,他起身走出了辦公室。
原本準備用半輩子來死磕的難題解決了,他也是該放松一下一直緊繃著的神經與身體了。
日子就這樣悠閑的過了兩天,沒有了忙不完的工作后,徐川懶散的在棲霞核聚變工業園區里面的人工湖中釣著魚。
說是人工湖,其實也就是當初根據地形修建的蓄水庫。
一方面做應急儲水用,畢竟是核電站,以防萬一可以直接打開閥門將人工湖中的水放出去迅速應急。
另一方面則是給作為休閑的場地。
而后面經過兩年多的發展,里面被其他人投放了不少的各種魚苗,然后演變成了一個釣魚的地方。
不得不說,釣魚這種事情,也是會人傳人的。
一開始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個人偶爾在湖邊釣釣魚,后面就逐漸演變成每天都有至少兩位數的人在湖邊釣魚。
連帶著湖中的魚,都胖的一條條跟個錦鯉似的。
沒辦法,一群研究員,哪里會釣魚打窩倒是一個個的熟練的很,以至于魚都養的白白胖胖的。
“徐院士,好久不見啊。”
湖邊,一道帶著笑意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徐川扭頭看了一眼,一個熟悉的老人映入他的眼簾。
“喲,什么風給您吹過來了。”看到來人,徐川笑吟吟的起身招呼。來人是水木那邊的數學教授,邱成桐邱老先生。
“前兩天看新聞聯播,看到了一個驚天動地一般的消息啊。”
邱成桐找了個也不知道是哪個釣魚佬留下的凳子坐了下來,笑著道“可控核聚變啊,沒想到我這輩子居然有機會看到它實現的一天,真做夢都沒有夢到過。”
“外界盛傳的口號果然名不虛傳,徐教授無論走到哪個領域都能解決那個領域最難的問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