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篇上傳到arxiv上的常溫超導材料的論文。
徐川并沒有輕易的下結論,而是一遍又一遍的反復觀看著論文,思量著里面的合成技術與各種超導參數。
哪怕是這種合成方式看起來異常的離譜和簡陋,他也不能輕易的去斷定結論。
對科研保持始終如一至的嚴謹,是一名科研人員人生中必備的座右銘。
揉了揉眼睛,徐川活動了一下身體,往后靠在椅背上。
從arxiv上的論文來看,這一次南韓那邊上傳上來的常溫超導材料k66的數據并不是很完善,缺少了很多的東西。
給他的感覺有點像是急匆匆什么準備都沒做好就傳上來了的樣子。
或者說,有點類似于民科那種,為了掀起熱度和流量,造個大新聞的感覺。
老實說,他有這種想法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畢竟,無論是科研領域,亦或者是其他領域,南韓那個國家爆出來的各種假新聞,可以說得上是常態了。
而常溫超導材料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真能出現,這是項改變世界的成果。
從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來說,它或許還比不上可控核聚變技術。
但常溫超導代表的是能源傳輸和儲存的方式的改變,能源利用效率的巔峰。而且它會極大的推動當今社會上常見的所有領域的發展。
如果是在可控核聚變技術沒有實現之前,常溫超導材料先實現了,也能極大程度的降低研發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難題。
可以說,從流量和熱度上來說,這是一個幾乎不次于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領域。
利用常溫超導材料,來博一波眼球,對于那個國家來說,并不是什么做不出來的事情。
所以他有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具體情況如何,還是得通過實驗進行驗證。
不過還未等他起身,顯示屏上,arxiv網站又有一條推送跳了出來。
超導體k66在室溫和大氣壓下表現出懸浮性及其機理
徐川點開看了一眼,眼神中帶上了一絲詫異和疑惑。
標題和概述雖然有些不同,但同樣是常溫超導材料領域的論文,同樣是南韓的科研人員上傳的,內容有什么區別嗎
總不至于一篇論文上傳兩次吧
驀的,他注意到了這篇arxiv論文作者的署名。
和上一篇論文不同的是,這篇論文的作者署名有六個,上一篇只有三個。
這一情況引起了他的好奇。
食指輕輕的點擊了一下鼠標,他將第二篇論文也下載了下來。
有些意外的是,第二篇論文比第一篇論文要詳細很多,不僅羅列出了相關制備方式,也附上了對這種k66室溫超導材料的完整檢測報告和實驗數據。
從這方面來看,第二篇論文才更像是一名正兒八經科研人員上傳的東西。
“有點意思。”
看著兩篇不同的論文,徐川摸著下巴思索了起來。
從第二篇論文來看,這種k66室溫超導材料的機理和實驗數據幾乎完美的符合超導材料的檢測數據,并不像是造假的數據。
而從這個角度來看,代入進去的話,第一篇可能也沒什么問題。
那第一篇論文和第二篇論文,可能是為了爭奪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