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迅速從對方手中接過了檢測報告,認真的翻閱了起來。
在物理學上,一般材料的磁性會分為順磁性、抗磁性和鐵磁性等數種。
比如鐵磁性材料,就是是把材料放到磁場中或降到某一溫度以下,材料被磁化,產生較強的磁場且材料具有明確的磁極,比如含鐵鈷鎳等元素的一些材料,磁化后的材料可以保留鐵磁性。
而順磁性材料是把材料放到磁場中,材料被磁化產生一個較小的磁場,方向與原磁場相同,大小與原磁場成正比,但撤銷外磁場后就會消失。
至于抗磁性材料則是把材料放到磁場中,材料內部產生的磁場與原磁場方向相反,反而會減弱總磁場。
一般來說,鐵磁性材料放到磁場中會被原磁場吸引,而抗磁性材料會被原磁場排斥。
如果要簡單的理解,就是抗磁性就是兩塊同極磁鐵放到一起,然后你拿手用力去擠壓它們。
使它們貼在一起需要的力越大,說明抗磁性就越高。
雖然這樣說并不準確,但相對較容易理解且形象。
而從檢測報告上來看,二號k66材料的磁化率達到驚人的08225。
這一數值,放到一種非超導材料上來說,已經非常高了。
對于磁性,真空的磁化率是1,代表真空中的磁場與原磁場一致。
而普通抗磁性材料的磁化率為負值,但非常接近0。比如水、部分有機物、少量金屬等都是普通抗磁性材料。
超導體的磁化率是1,達到了抗磁性的最大值。與普通抗磁性材料顯著不同,它具有100的抗磁性。
因此,超導體會非常強烈地排斥外磁場,且能牢牢束縛住磁通線,而普通抗磁性材料只是輕微的排斥外磁場。
08225的磁通率,雖然距離超導材料1的磁化率還有一定的距離。
但別忘記了,他們合成出來的k66材料,其實純度并不算高。
如果繼續提高純度,這種材料的磁化率無限接近于超導體亦或者直接拉滿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意思,電鏡結構什么時候出來”
放下手中的報告,徐川看向柴僳問道。
“已經在做了,大概還需要二十分鐘左右。”柴僳恭敬的回道。
點了點頭,徐川開口道“行,做完后報告第一時間給我。”
驚人的磁化率的確勾引起了他不小的興趣,也意味著這種材料即便不是超導體,在某些方面也有著不小的潛力。
柴僳點了點頭,轉身走出了辦公室,輕輕的帶上了大門。
坐在辦公桌前,徐川思索了起來。
從之前對k66材料的測試來看,他通過了銅的雙帶模型eg從約束隨機相位近似cra中確定相互作用值的軌道。
但并沒有在材料的電子空穴中發現強制磁或軌道對稱性破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