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對于頂級學者來說太常見了。
就像一名諾獎得主,經常身兼各種榮譽顧問,甚至可能是某家實驗室的合伙人一樣。
但實際上這名諾獎得主可能啥都沒做,就掛了個職,然后相關的研究就被人不斷看好。
這其實也是借助知名學者的名聲來擴大項目或研究影響力的方式,不過終究還是和知名學者自己主動站出來發表看法和論文有區別的。
對于這種事情,徐川倒也沒那么在意。
就算是他不掛職,米國也會調查到他帶領的星海研究院是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主力研發團隊。
旁邊,秦安國笑了笑,道“那就多有麻煩徐院士了。”
說話間,交流會也開始了。
站在講臺上,科學技術蔀的發言人宣讀了這次交流會的主要內容。
上午的交流會主要是一些政ce的宣布。
如提高航天項目的預算,通過免稅科研補助等方面鼓勵民營企業的進入等等。
總體上來說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話題,只不過相比較以往,這次的力度加大了不少。
這些東西,對徐川來說顯得有些興致缺缺,他不缺資金,也算不上民營企業。至于免稅科研補助什么的,對他來說也沒什么太大意義。
倒是對于一些私營企業來說,這份補貼誠意還是挺大的。
尤其是在航天領域投入一塊錢,就能抵兩塊錢的稅這種,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畢竟搞航天的話,投入資金基本都是千萬級,億級起步的。
如果投入一個億,能抵兩個億的稅,這對于一些大廠,還是挺有誘惑力的。
比如鵝廠,在19年的時候就推出了“eearth超級地球”計劃。
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建立一個包括300顆衛星的對等觀測網絡,并通過“專用衛星”服務為政fu機構、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開箱即用”遙感服務。
而要將三百顆衛星送上天,花費的資金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哪怕是目前火箭航天最便宜的sacex公司,主要運載火箭獵鷹9號復用火箭的每公斤發射費用也超過了二千米金。
二千米金這還是成本價,賣給其他廠商恐怕至少翻個幾倍。
而一顆實現對等觀測網絡、遙感服務、定位服務等功能的衛星少說,也有幾百公斤。
就按照一顆三百公斤,五千米金一公斤這種相當低廉的發射成本來算,光是發射成本就高達了五個億。
五個億,如果按照這次交流會上宣布的政ce,能抵稅足足十個億。
對于有衛星發射需求的企業來說,這相當于國家直接就負擔了他們的發射成本的同時,還額外補貼了五個億的科研費用。
當然,這種極為利好的抵稅政策,并不是沒有條件的。
要符合抵稅標準,需要在國內投資航天事業才行,不可能你拿著十個億,去找了米國的sacex公司發射火箭,然后拿著發票回來抵稅,這是不可能的。
簡單的來說,這條政ce就是希望促進國內的航天民營企業發展,無論是你自己投資火箭發射也好,還是找國內其他的航天企業發射火箭也好,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