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決強關聯電子體系中多軌道關聯效應與超導電性問題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當然,徐川也沒有想過短時間內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但至少,在k66材料上發現的強抗磁性機理,他已經有所眉目了。
不得不說,那兩位老先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給予他的啟發相當不錯。
無論是楊老先生的從非平衡態下強關聯體系的電子動力學行為出發,還是丘老先生的將強關聯狀態下的自由電子看做電子液體或者電子固體模式,都是基于理論可行的點提出來的。
前者適用于k66材料,后者則有可能擴散到整個強關聯電子體系。
于是在同兩位老先生交流過后,他便將自己關在了北海酒店的房間中,潛心的研究著。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眨眼間,元旦已過,科學技術蔀主導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修建的會議召開時間就到了。
在鄭海的提醒下,徐川來到了復興路。
科學技術蔀的總部大樓在這里,會議也將在這里召開。
相對比上一周召開的載人航天登月工程交流會來說,這次的會議從規模上來說只不過是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會議。
但從參會人員的重要性,項目的資金規劃等方面來說,卻完全不弱于前者,甚至更勝一籌。
畢竟載人航天登月工程的總經費即便是提升過后,如今也不過是幾百億。
而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修建,早些年的預算差不多是兩千億。
當然,現在和對撞機相關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了不少,包括超導材料,探測器等方面,對資金的需求降低了很多,因為修建預算方面也會降低不少。
不過即便是技術成熟,預算降低,也是千億級以上大工程。
一次性撥付的經費,也要比載人航天多不少。
沒辦法,這種基礎的大型科研設備,無論是哪一項,都耗資巨大。
比如國際空間站,這是是人類在近地軌道上最大的空間設施,是米國、沙俄以及歐洲航天局等十六個國家聯合研發的項目。
而這個項目的前期建造費用已經達到了整整1600億米金,還是二十年前的一千六百億米金。
亦或者歐洲的原本預計規劃修建,現在已經基本擱淺的“未來圓環對撞機”f,預計耗資約210億歐元。
由此可見,這類基礎科學研究設備,除了極少數的頂級大國有能力自己完成外,大部分幾乎都是由幾十個國家一起聯合起來搞的。
會議在科學技術蔀的總部大樓舉辦,人數并不是很多。
當徐川走進大廈時,立刻就有工作人員上前,驗證過身份后,一路將其引領到了會議廳中。
會議廳中,已經有了不少人早就到了。
在看到徐川后,紛紛上前和他打招呼交流著。
在今天的會議中,這位才是真正的大佬,他的想法可以說幾乎能決定未來對撞機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