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海思和華芯那邊安排的人很快就將nu神經性網絡架構的詳細資料送了過來,同時也帶走了徐川花費一個小時寫出來的那份答案,抓緊時間做著研究。
魔都,浦東新區張江路上。
華芯國際技術研發中心中,繁多的科研人員和工作人員正在這棟看起來并不是很高的大廈中忙碌著。
對于這段時間在這里工作的人來說,早出晚歸,加班加點是最常見的詞。
甚至有不少人連這類詞都用不上,因為他們吃喝拉撒睡全都在這棟大樓中。
芯片的研發和設計,是一項相當復雜的工作。
尤其是前期的模擬設計工作,更是復雜到哪怕是行內的人只要夸出自己的領域就并不一定能弄懂的地步。
如果說數字ic像是科學,那么模擬ic就更像是一種魔法。
利用計算機來輔助模擬芯片的設計,本質上就是在解一道又一道的高階微分方程題目。
從前期的設計需求、說明書架構、原理圖設計輸入、前仿結果對比到中期的版圖設計、drcvs規則檢查、再到后期的寄生參數提取、后端仿真、gds文件形成,到最終的軟件驗證,能否實現想要的功能和性能等等。
每一步都包含了無數的過程,也包含了無數人的心血。
實驗室中,海思的副總裁,亦是海思芯片設計蔀門的總經理于明知正焦急的坐在辦公室中等待著。
今年是年后第一次出優化結果的時間,也是他們從那位徐院士手中拿到一部分答案后,第一次根據問題來解決設計難題出結果的時間。
能否像想象中一樣,極大的提升芯片的參數性能;還是像以前一樣,基本沒多大的突破,就看今天的結果了。
所以哪怕是已經坐到了海思的副總裁這個位置,于明知依舊有些沉不住氣。
畢竟這一次的芯片設計與制造,關乎的不僅僅是華國是否能擁有屬于自己的七納米,更關系到海思與華威接下來一系列的部署。
如手機,電腦,智能領域等等。
其他的不說,光是在手機領域,他們缺少一塊屬于自己的芯片已經太久了。
在前些年高通公司禁止向他們出口頂級芯片后,華威的頂尖旗艦就一度陷入了無芯可用的地步。
而在去年的時候,無論是高通還是臺積電,都停止了芯片的供應,這直接就導致他們陷入了絕境。
盡管離開了手機業務華威和海思也能很好的活下去,但這樣被別人卡著脖子任由拿捏的感覺,實在是太憋屈了。
辦公室中,于明知翻了翻了郵箱,看到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郵件,卻又無心去解決,目光時不時的飄向門口。
“也不知道那位徐院士能否解決這次的麻煩,但除了他以外,在國內也已經找不到其他的更合適的人選了。”
“如果還不行的話,或許短時間內七納米的突破就很難了。”
想著,于明知不由的深吸了口氣。
一路走來,他很清楚海思和華芯到底經歷了多少困難和險阻,哪怕是如今已經看到了一絲希望,但依舊有望不見底的深淵攔在終點眼前。
如果說最終能收獲回報,那么這一切肯定都是值得的。
如果最終顆粒無收的話,他甚至都不知道未來的方向該怎么走。
不僅僅是華威的,還有整個華國的。
畢竟海思加華芯,這差不多已經是華國芯片研發設計領域中最頂尖的組合之一了。
或許還有紫光長電他們在研究不同的路線,但這一塊的突破,真的太難太難了。
正思索走神著,辦公室的大門忽的被人敲響了。
未等于明知開口,大門就被人砰的一下推開了,另一名中年男子手拿著報告單快步闖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