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研究院雖然是在徐川的建議下成立的,但并不代表離開了徐川就做不了事情了。
在四大部門各自的領導,以及溫遠航的輔助下,即便是這幾個月徐川不在,早些安排的工作依舊在有序的進行中。
包括核心實驗室中這臺正在進行著最后組裝調試工作的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戴著安全帽,核工業集團那邊的負責人寬厚的手掌中握著對講機,正全神貫注的指揮著安裝作業。
而能源研究所的負責人梁曲同樣帶著安全帽,站在一旁,仰望著正在被吊機緩緩吊起運送的水冷偏濾器配件。
這是星海研究院最近幾個月以來的成果,按照破曉聚變堆進行全尺寸優化后等比縮小后的核心堆。
眼前這臺聚變堆,說是小型,其實也只是相對而言的。
因為這臺小型化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長寬高差不多均在五米左右。
雖然對比其破曉示范堆高達近二十五米的龐大體積,它的確是小型化的。但這種體積的反應堆,也沒法塞進航天飛機里面去。
造出來的目的也只是在實驗室中做著研究,希望能找到繼續縮小它的方法。
畢竟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小型化這條路上,已經沒有前行者來給他們指引方向了。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靠他們自己努力和探索。
“說起來,我記得米國那邊好像有個比你們這還小的聚變堆吧”
看著正在組裝水冷偏濾器的設備,核工業集團那邊的總負責人王興懷教授偏頭看了一眼能源研究所的總負責人梁曲,好奇的問道。
梁曲想了下,回道“你是說阿爾卡特od緊湊型聚變堆嗎那個的體積的確比這個要小一些,高度只有三點二米,長寬也只有四米左右。”
聞言,王興懷更好奇了“那你們這設計的這個,怎么體積這么大這高度都超過五米了,不能做的更小點嗎”
梁曲搖了搖頭,道“很難。”
“雖然理論上來說可以做到,但實際上基本不可能。托卡馬克聚變堆單位體積的聚變功率密度正比于磁場強度的四次方,這個體積的聚變堆雖然還不是極限,但你總得考慮其他的問題。”
“至于阿爾卡特od緊湊型聚變堆,老實說不是我現在看不起它,它迄今為止取得的最大成績只不過是的兩個大氣壓的等離子體強度記錄。”
“而且還是使用氦三和氫作為模擬材料運行的。”
“而在氘氚真實原料聚變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氦三與氫多多了。光是氘氚聚變產生的強能量,對于控制而言就是個極大的壓力。”
“所以目前我們只能造一臺小點的出來做實驗,收集相關的數據。”
說這話的時候,梁曲的語氣中帶著自豪和驕傲。
畢竟在可控核聚變這條路上,華國可是最先實現的。
他們都完成商業化使用了,而原本領先的米國還在玩氫氦三模擬實驗。
這中間的差距,可不是一點點大。
他們已經實現了超車,將原本領先的競爭對手遠遠的甩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