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聽到徐川這么說,常進臉上帶著一些感興趣的神色,好奇的問道“如果方便的話,能和我說說嗎”
徐川笑了笑,道“有什么不方便的,說起來,這份靈感還是常院士你給的。”
微微頓了頓,他整理了一下思緒后接著道“在之前惰性中微子的身上,很明顯的出現了類似的特征。不過與理論上的暗物質來說,惰性中微子多了一部分常規態屬性。”
“因此,利用這部分特性,對其進行跟蹤,而后判斷暗物質在高能碰撞的條件下可以轉變成兩種其他粒子的性質,不斷的實驗,就可以一點一點摸清楚和反推出暗物質的暗性質。”
“不過從理論上來說,要在高能粒子的對撞過程中精準的判斷出惰性中微子碰撞的數據,是一件很難事情,這可能需要萬億億次甚至更多的碰撞,我們才能找到那一絲有用的線索聽完徐川的解釋,常進思索了一下,旋即開口道“按照這種思路來說,足夠多的碰撞數據說不定能完整的搜索到暗物質粒子,至少是惰性中微子粒子的完整信息。”
“這對于物理學界來說,絕對是一個開天辟地般的發現。”
“只不過,要做到這點的話,你得先制造出惰性中微子,并想辦法讓它在對撞機中碰撞,還得排除掉其他粒子影響“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作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首席科學家,他很容易理解這種新的方法。
理論上來說的確可行,也能更全面的收集到數據,但難度也真不是一般的大無論是想辦法制造出惰性中微子,還是引導其在對撞機碰撞,還是排除掉其他粒子的干擾,都不是一件容易,甚至可以說是都是難如登天的事情。
徐川笑著道“如果能觀測到惰性中微子完整的信息數據,付出再多,遇到的問題再困難,也都是值得的。”
和常進常院士聊了會關于各種粒子探測技術方面的東西后到了辦公室中。
對于暗物質的探索,他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方向。
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從理論上盡可能的去進行完善了希望在物理學會召開的高能物理大會前,他能順利的解決這項工作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時間很快就來到了五月份的中下旬這些天以來,徐川就沒有再去星海研究院了。
長達半個多月時間,他潛心在南大完善著有關于惰性中微子與暗物質的探測理論基礎“借助量子場論,共動體積a3中粒子數密度的改變率,1\a3d\dtn1a3j1dj\2n382j2j2n841234“在共動體積中,粒子數密度不會隨膨脹而稀釋,而方程右邊可以分成兩部分其中暗物質粒子產生湮滅過程的散射截面,1\a3d\dtn1a34j1d4j\2n38jj“為參與散射過程的各個粒子的四動量,為散射振幅。”
“第二部分為各個粒子能量的平衡態統計分布“即暗物質豐度的變化率等于其產生截面與湮滅截面之差,截面的理音反應發生的概率”
一行行的算式在徐川手中不斷的寫下對于暗物質的探索來說,玻爾茲曼輸運方程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它描述了暗物質粒子豐度y隨“質溫比x的演化規律,方程中的參數由具體的粒子物理模型決定而如果想要從無數的對撞信息數據中,找到需要的數據,僅憑人力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這個時候,數學工具的重要性,就體現的淋漓盡致了只要最底層的計算公式能夠做出來,那么數學完全就可以利用計算機和軟件來建立起一個數學模型,利用數學模型來從萬億億條信息中,去尋找那一條需要的數據。
手中的簽字筆落下最后一個符號,徐川放下筆,長舒了口氣伸了個懶腰耗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他總算是將自己腦海中的想法完善了起來,并構成了一套邏輯自治的理論,以及一套計算從繁多參數中,計算惰性中微子碰撞湮滅后的轉變粒子的數學模型基礎公式剩下的,就是將這些理論轉變成實際的設備,以及數學模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