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螺旋石7x改造而來的華星聚變裝置已經完成了所有的準備工作,正安安靜靜的矗立在核心實驗室中等待著重新開啟的時刻。
站在總控制室中,徐川透過碩大的監控屏幕俯瞰著安靜臥在寬闊地面上的華星聚變裝置,心中并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
仿星器的路,即便是有問題也不會是出現在今天。
至少在展開最終的點火發電運行前,仿星器是不會出現問題的,他有這個信心。
“徐院士,華星聚變裝置的全面檢查已經完成,所有設備均正常無問題,可以進行驗收實驗了。”
總控制臺前,梁曲快步走上來匯報道。
徐川笑著開口道“說好的,今天的實驗你指揮就行,沒必要請示我。”
對于他來說,沒必要將這種東西都掌控在自己手上。
接著這個機會,多培養一批人才出來遠比他親自指揮一次必然會成功的實驗更加重要。
梁曲點了點頭,一臉嚴肅的看向了掛在墻上的圓鐘,上面的時間正在滴滴答答的走著。
雖然對于眼前這位來說這只是一件小事,但對于他,對于能源研究所的眾多研究員和工程師來說,這無疑是在華國土地上第一次點亮仿星器光芒的重要時刻,也是他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
十點整,梁曲深呼吸了一口后,沉穩的下達了指令“各單位各小組請注意,開始通電運行”
隨著開始實驗的命令下達,各組控制室的工作人員迅速忙碌了起來。
外部電流穩定的供應入華星聚變裝置中,連接著液氮與液氦存儲的管道閥門被打開,超低溫的液氦與液氮通過不同的管道流向不同的區域。
一項項的工作穩定有序的進行著,對于星海研究院的眾人來說,他們早就經歷過了無數次這樣的歷程。
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實驗的目標從托卡馬克裝置替換成仿星器而已。
穩態磁場強度達到4173特斯拉,目標達成
微調磁場已經按照指令完成修正,反應腔內磁場達到目標規劃外場線圈調整完畢
氦三原料已注入
icr加熱天線啟動完成,當前溫度已抵達三千七百萬攝氏度,預計三分鐘后抵達六千萬攝氏度
氫氣通入完成,模擬實驗數據收集中
控制室中,一道道的清晰沉穩的匯報聲不斷的響起。
徐川看著總控制臺屏幕上顯示的數據滿意的點了點頭,在已經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基礎上,重新走仿星器的道路,一切都相當的順利。
那些曾經在破曉裝置上所遇到的問題,在星海研究院眾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已然別提前解決了。
不錯意外的話,接下來應該就是最重要的一項了。
對反應堆腔室中的等離子體湍流進行高密度壓縮,測試最小化的高密度等離子體虹膜大小極限。
這關系到在不同的外圈約束磁場強度下,反應堆到底能做多小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