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上展示出來的技術,必然與這兩個領域有關系。
而星海研究院那邊在研究航天飛機對于他們這種老牌航天企業來說并不是什么秘密,雖然不知道具體的細節如何,但研究方向還是知道的。
而能將這套電推進系統塞到一架航天飛機里面去,并且能有對應的供能系統,這才是最可怕,最值得他們關注的。
要知道五百千牛的電推進系統,對于電能的需求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簡單推算一下就知道,500kn的電推進發動機,對于電能的需求恐怕是在級別的。
別說是傳統鋰電池了,就是核電池都做不到這種級別的電能供應。
至于核裂變發電堆,雖然能做到,但能做到百級別的功效,對裂變堆的體積要求可不小,其重量更是上天了。
就拿米國那邊的尼米茲航空母艦來說,30的小型裂變堆,其自重就達到了數千噸。
這個重量,放到航母上還能接受,但放到航天飛機上,拿命飛啊
對于袁英才來說,他能猜到的唯一可能性,就是小型化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可能突破了。
但這份可能性,對他來說卻是更加的讓人難以接受。
要知道破曉裝置從驗收后正式并網發電到現在也才一年多的時間啊
一年多的時間,完成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星海研究院,不,應該說眼前這個怪胎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聽到袁英才的詢問,徐川笑了笑,道“關于給電推進系統進行供能的裝置,目前還處于保密狀態中,還玩袁總見諒。”
袁英才回過神來,輕咳了一下,開口說“是我越界了,不過關于電推進系統,徐院士這邊是否方便能安排一下,航天科工這邊想過去參觀一下。”
“如果可以的話,后續在航天領域,航天科工和星海研究院能展開一些合作也說不定。”
雖然和航天科技同為華國的兩大老牌航天企業,甚至在很多時候這兩家企業都是共同進退的,但航天科工相對比航天科技來說更偏向軍工一些,也不太在意一些事情。
對于航天科工來說,能夠給國防領域添加力量的技術和事業都值得他們去爭取,去做。
而推力高達五百千牛的電推進系統,很顯然就在這里面。
盡管他們不大可能將電推進系統安裝到導彈上用來推力,但國防領域也不只有導彈啊。
戰斗機、轟炸機、航母、乃至衛星、空間站等等領域都是的。
對于上述這些領域來說,高達五百千牛的電推進系統,絕對大有作為。
聽到袁英才的話語,徐川這才反應過來這位航天科工負責人的意思,原來是想著和星海研究院展開一些電推進甚至是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技術方面的合作。
笑了笑,他開口道“隨時歡迎袁總蒞臨指點工作,若是能有合作機會,那更好不過了。”
且不管航天科工的想法,對于徐川來說,既然有合作,那就代表了有收入。
尤其是對于航天研究所而言,收入更是重要。
畢竟航天領域的研究每一筆投資都是以千萬,甚至億為單位計算的。
至于是否會泄露這些東西,他并不擔心。
航天科工和星海研究院要做有關于空天發動機和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生意,那必然是要經過高層審核的。
而且,航天科工的背景也不用他過多的考慮這些東西。
畢竟,這是一家肩負著富國強軍的歷史使命,從事著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產業,也是國防科技工業的中堅力量。
和袁英才聊了一會后,兩人告辭分開。
徐川發了個消息給鄭海,開車載著他前往了水木大學。
生化學的實驗辦公大樓下,徐川等待了一會,視線中,一個穿著白色羽絨服的女生快步的從樓內跑了出來。
“老哥你怎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