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笑著道“沒什么方不方便的,跟我來吧。”
說著,他朝著核心實驗室的總控制室中走去。
在這里,繁多的科研人員和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的忙碌著。
“情況怎么樣了,什么時候可以進行點火”控制室中,徐川朝著梁曲問道。
小型化聚變堆的路線雖然是他提出來的,一些核心難題也都是他解決的,不過整體的設計、制造、組裝等流程他都沒怎么參與,全都是由梁曲在把控掌握的。
看到徐川,梁曲打了個招呼后應道“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了,現在在進行最后的檢查,大概半個小時后能完成檢測開始點火實驗。”
徐川點了點頭,帶著袁英才走到了另一邊等待起來。
半個小時的時間并不長,在梁曲的主持下,小型化聚變堆的首次點火實驗,開始了。
盡管有華星聚變裝置的經驗在前,但小型堆的測試實驗依舊是從氫氦三模擬實驗做起的。
相對比氘氚原料聚變來說,氫氦三模擬運行雖然并不能發生完整的聚變反應,但在溫度的提升和等離子體湍流的控制上更有優勢。
當然,更關鍵的在于它能測試出聚變堆整體狀況的同時,還不會出現大范圍損傷聚變堆的問題。
畢竟直接上氘氚的話,一個沒控制好,聚變誕生的能量對于反應堆和腔室的沖擊損傷絕對是巨大的。
哪怕是聚變的原料使用量再說,其瞬間誕生的高溫與等離子體依舊不容小覷。
和核試驗相關的東西,就沒有不危險的。
穩態磁場強度達到7855特斯拉,目標達成
微調磁場已經按照指令完成修正,反應腔內磁場達到目標規劃
氦三原料已注入
icr加熱天線啟動完成,當前溫度已抵達四千七百萬攝氏度,預計十分鐘后抵達八千萬攝氏度
總控制室中,徐川安靜的坐在椅子上看著梁曲對小型堆模擬實驗的指揮,聽著耳邊反饋回來的各種工作匯報。
對于如今的能源研究所來說,完成一項氫氦三模擬實驗并不是什么值得關注的事情。
如果不是這次是組裝完后的小型堆第一次進行點火實驗,干系重大的話,徐川甚至都懶得過來看一眼。
畢竟相關的實驗他已經做過無數次了,哪怕是對于能源研究所的其他人來說,完成核聚變實驗也不是什么稀奇的工作。
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穩步有序的推進著小型堆的運轉。
直到,控制室中,一句振奮人心的報告傳遞了過來
檢測到氘氚聚變反應
一句簡短的報告,讓控制室中的所有人都振奮了起來。
小型堆的氘氚點火實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