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堆的首次測試實驗,從上午九點半開始,一直持續到了中午接近一點左右,才階段性的告一段落。
星海研究院的小食堂中,全程跟著參觀完整個實驗的袁英才看向徐川的眼神中滿是炙熱的光芒。
如果說大型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給能源領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話,那小型化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改變的更多的則是軍事、航天航空、海航等各種需要供能系統的領域。
且不說航空母艦這種大型設備,就是一架搭載了小型聚變堆的戰略轟戰機,都能擁有全球巡航的能力。
更別提還可以部署在上百公里,甚至是外太空的空天戰機和空天母艦等一系列國防設備了。
這份改變,對于未來的戰爭形態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而對于航天科工來說,擅長于各種國防設備研發,以及在信息產業、裝備制造業等方面開發了一系列重大軍民結合技術產品的他們,如果能與星海研究院在小型堆上面進行商業合作,絕對能藉此開拓出的一片更為廣闊的市場。
另一邊,京城。
長安街北側的北海小島上。
科學技術蔀的蔀長袁周禮手中拿著一份報告文件,跟隨著警衛員行色匆匆的走進了眼前這棟不算不算高大的二層小樓中。
敲了敲書房的大門,隨著里面傳來一道進來的聲音后,他快速的推開了門,走了進去。
“怎么了,什么事這么急”書房中,老人笑著看向匆匆趕過來的袁周禮問道。
深吸了口氣,平復了一下呼吸和情緒后,袁周禮快速的開口道“首張,星海研究院那邊的最新消息,在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
“按溫遠航同志整理和匯報的情況來看,星海研究院已經成功的實現了小型堆的點火與發電測試。”
“從目前的測試數據來看小型堆的研發,相當順利”
聽到這個消息,坐在書桌后的老人瞳孔驟然收縮了一下,就連他都忍不住呼吸急促了兩分。
快速的接過袁周禮遞過來的報告文件,拆開,里面是一份有關于小型堆測試實驗的數據文件,以及一些關于這些數據對應的簡略解釋。
畢竟專業化的東西,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的。
快速的瀏覽了一下手中的報告文件,老人眼眸中流露出一絲喜悅的神色。
笑著放下了手中的報告,老人看著上面的信息輕聲感慨道“有徐院士這樣的學者,國之大幸啊。”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上次星海研究院的那位溫遠航同志給他做匯報的時候,說是需要到明年二月份左右才能完工。
沒想到這會才十二月上旬中,他們就交出了一副令人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