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京城。
301總院中,在徐川將圍脖發出去沒多久的時間,一則威信視頻通話打到了他手機上。
是徐曉那丫頭打過來的,大概是看到了他發出去的圍脖了。
徐川笑著接通了電話,手機中,一個小小的腦袋探了出來,語氣中帶著興奮和好奇,快速的問道。
“老哥老哥你上天了”
沒等徐川開口,徐曉就嘰嘰喳喳興奮的問道。
聽到這話,徐川嘴角抽了抽,這話說的,他好像已經飛升成仙了似的。
不過沒等他回答,對面的徐曉就兩眼滿是期待的繼續追問道“老哥,天上好玩嗎下次能帶上我嗎我也想上天”
徐川笑著道“玩的話,我只能說一般,畢竟失重狀態下做什么都不太方便。不過上面的風景還是很美的。”
徐曉兩眼放光的說道“我我我老哥,我也想上去體驗一下,拍個照發個朋友圈這也太讓人羨慕了”
徐川笑著說道“等你從劍橋那邊回來再說吧,到時候航天技術會更成熟一些,也會更安全一些。”
徐曉大學學的是生物化學,后面在他這個哥哥的建議下學習研究方向轉向了神經網絡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這兩方面。
后面在水木大學讀研的時候,徐川還投資了兩個億,幫助她成立了一家名為川曉生物科技的公司,主要研究方向自然是神經網絡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
或者說,主要研究方向是徐曉此前在水木大學研究的生物電極芯片。
當時他的司機兼保鏢鄭海還體驗過那種類似于摩托車頭盔的產品,很簡陋,但是技術含量卻不低。
當然,問題也不少。
而且更關鍵的是,在完成那個生物電極芯片產品后,后續的優化工作一直都沒什么進展。
水木大學幫忙推進過,但沒什么用,還是解決不了外部干擾,佩戴時間過長會出現頭暈目眩、頭疼、暈動證等問題。
這一方面和水木大學的生物科學專業主攻的是當前生物學的熱點領域,主要師資力量相對都集中在蛋白質結構、胚胎發育、蛋白質藥物等領域有關。
神經學雖然同樣是熱門,但水木更偏向于神經發育和衰老的方向,神經網絡技術和虛擬現實,并不是很擅長。
當然,其實如果僅僅是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技術的話,華國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
不說能穩居世界第一,也是前三的存在。
但問題在于虛擬現實和生物電極芯片涉及的領域相當的多,并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技術只是其中一部分模塊而已。
而拋開這些外,生物電信號和生物科學領域的知識同樣重要。
但在這些領域,生物科學領域大學排名前十沒有一所是國內的,就如同數學一樣,最強悍的依舊還是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
而徐曉很渴望將自己一手研發的生物電極芯片完成,因此在博士階段選擇出國留學。
因此,徐川特意找上面問了一些徐曉出國安全性方面的東西,最終排除掉北米,選擇了歐洲的劍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