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的門口,那輛獨特的紅旗小轎車安靜的等待著。
“教授,去哪”
拉開車門,徐川坐上車后順口回道“先去川海材料研究所那邊。”
要不是樊鵬越樊師兄一直都在不間斷的給他匯報信息,老實說他都快忘了自己名下還有一家材料研究所了。
這一次過去,也是因為樊師兄匯報了有關于電池方向最新的研究進展,在研究所鋰電池部長達四年的努力下,鋰硫電池終于有了新的突破。
這份消息是兩天前樊鵬越師兄傳遞過來的,但那個時候他正在完善著弱黎曼猜想論文的最后步驟,也就沒理會。
而現在,在論文已經上傳到arxiv預印本網站上后,他也總算是有時間去一趟川海材料研究所,看一看到底是個什么情況了。
老實說,鋰硫電池技術直到現在才突破,在徐川看來是有點慢的。
畢竟早在四五年前,他就在川海材料研究所中帶領著團隊成功將人工sei薄膜研發出來了。
這一成果,直接解決了鋰電池中鋰枝晶的生成難題,注冊的專業也給他帶來了幾十億的資金。
人工sei薄膜的出現,也引發了鋰電池行業的變革,可以說無數的企業或者集團蜂擁進入這一領域。
雖然鋰電池整體上來說只有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但實際上,它卻可以拆分出繁多系列和種類。
如最常見的鋰離子電池,一般是使用鋰合金金屬氧化物為正極材料、石墨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的電池。
而根據正極鋰合金金屬材料的不同,可以分出鈷酸鋰電池、錳酸鋰電池、鎳酸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等等等等。
電池是一個異常龐大的市場,從手機電腦各種電子產品,到航天航空等頂尖領域,可以說沒有一個能離開電池。
這么龐大的市場蛋糕,不想進來分一口的資本家不是一個合格的資本家。
而四五年的時間過去了,在人工sei薄膜的基礎上,全世界也延伸出來了無數不同型號和類型的鋰電池。
甚至有部分鋰電池的容量和續航,早已經超過了當初徐川親自研發的羧甲基纖維素鋰氟碳鋰電池了。
這也導致川海材料研究所這家一開始在電池領域名聲大噪的實驗室,如今也落幕了不少。
要不是最為核心人工sei薄膜依舊暫時沒人能動搖,以及高溫超導材料還支撐著它的業務,估計它的存在就如同劃過大氣層的流星一般,閃耀一時,而后在輝煌中落幕。
當然,這也和徐川沒有將自己的研究和精力中心放在川海材料研究所有關系。
對于這家數年前成立的研究所,除了帶領團隊在里面完成了人工sei薄膜技術和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外,他就幾乎沒有再管過其他的事情了。
不過放手歸放手,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大體研究方向卻一直都是他親手制定的。
比如這次突破的鋰硫電池技術,還在實驗室中研發的鋰空氣電池,超導材料研發,以及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碳化合物等一系列的技術,都是他親自指定的方向。
只不過這些技術的突破,需要的時間可能有點超出他的想象和規劃。
原本徐川以為在人工sei薄膜技術完成后,鋰硫電池最遲兩三年的時間就能完成。
結果現在都過去四五年的時間了,才有了一些變化。
如果是只有川海材料研究所一家實驗室在研究這個也就罷了,四五年的時間也算不上什么。
現在是全世界電池行業,可以說有投資的,幾乎都會研究鋰硫電池和鋰空氣電池,畢竟鋰硫電池和鋰空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的階段性發展步驟。
結果四五年的時間,全世界加在一起都沒有聽說過哪家企業在這一領域有突破的。
在鋰電池領域的研究,各大實驗室和企業,其速度比徐川想象中要慢上不少。
與此同時,在徐川朝著川海材料研究所趕過去的時候,不出意外的,與黎曼猜想相關的話題又一次被引爆了。
在徐川將弱黎曼猜想的證明論文丟到arxiv上不到半個小時,全世界數學家再度將目光投向了這個預印本網站。
好在這次負責管理和維護網站的負責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第一時間反應了過來,將備用的服務器全都加了上去,這才勉強的維持住了蜂擁而至的流量,讓眾多的學者能在第一時間看到相關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