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接下來并不一定有時間親自參與進來,但了解一下鋰硫電池方面的變化也是好的。
至于一邊聽一邊看,一心兩用這種對他來說并不是什么太難的事情。
“行。”
樊鵬越點了點頭,應了一聲后在腦海中思索整理了一下這兩年的研究過程,緩緩敘述道。
“后面,我們想改變電解液的性質,按照你之前研究人工sei薄膜和解決鋰枝晶的思路來對這些問題進行突破。”
“我們嘗試過,并且成功地用一種不與多硫化物發生反應的醚電解質取代了碳酸鹽電解質,制造出來了一款新型的鋰硫電池。”
“不過在測試的時候,發現乙醚電解質本身極易揮發,并且含有低沸點的成分,這意味著如果用它制造電池,且電池的溫度加熱到室溫以上,可能很快就會失效或熔化。”
“也嘗試過降低電解液的量和穩定鋰金屬陽極的方式來解決鋰硫電池遇到的問題。”
“這些研究雖然都沒成功,不過也給我們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當然,經費的消耗也不少就是了。”
徐川翻閱著手中的文件,點了點頭并沒有太在意。
任何一種材料或者說實驗產品的研發,拋開那些白到極致的歐皇外,可以說都是一點點的嘗試慢慢的積累經驗和排除錯誤選項與路線后才成功的。
能趕在其他國家前面將鋰硫電池開發出來,消耗一些經費壓根就不是事情。
而且,就算是實驗失敗,顆粒無收,這些數據對于川海材料研究所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
材料領域之所以很難實現彎道超車,只能一點一點的積累的原因就在于這里。
別人走過的路線,如果你手中沒有實驗數據的話,只能自己親自嘗試一遍后才能知道結果。
而如果手中有數據,那么你就能很輕易的排除掉這個方向,這條路線,進而將節省出來的時間、精力、經費等各種東西都用在其他可能成功的方向路線上。
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是一步先,步步先了,想實現彎道超車,難度自然很大。
老實說,對于川海材料研究所能趕在其他廠商和科研單位前完成鋰硫電池技術,徐川還是有些驚訝的。
最近幾年他沒時間照顧研究所,基本都在忙自己的事業,哪怕是將上輩子所記得的一些電池領域的發展都告訴了樊鵬越,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底蘊,對比起其他的電池廠商和研發機構來說,依舊是相當薄弱的。
能走在其他電池廠商前率先完成鋰硫電池技術,的確有些讓他沒想到。
不過,這似乎和他之前弄出的那個材料計算模型有些關系的樣子
看著報告文件上的數據,徐川的目光落到了其中的一頁篇幅上,想起了被自己遺忘了很久的材料數學模型。
如果不是這次鋰硫電池的突破,他都差點忘記了自己還在這一領域部署過了。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