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了幾句后,威騰下意識的詢問道“你還在研究黎曼猜想嗎”
事實上,自弱黎曼猜想的證明完成后,或者說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難題完成后,他的精力就沒放在數學上了。
既然雙方在這一領域已經展開了探索和研究,尤其是還有他這個學生在其中,估計頂多再有幾年的時間,暗物質探測就會有結果。
但自從去年下半年黎曼猜想面世后,到現在時間也差不多過去了小半年,這中間的時間,徐川跑去化學領域折騰去了,還弄出了電化學微觀實質反應的量子理論論文。
但作為一名物理學家,強電統一理論對于他來說有著致命的誘惑。
雖然他也很好奇這個學生在暗物質的理論推測上都有哪些成果,但惰性中微子和暗物質的探測是目前華國chc和歐洲兩方角力的重點核心,還是別讓徐川為難比較好。
如果無法邏輯自洽的解釋其中的問題,那么必然會遭遇到其他人的質疑。
不僅僅是因為威騰是他的導師,更是因為這種理論上的東西,即便是被盜用了,也需要面對全世界學者的提問。
畢竟他深研數學的目的,在于幫助自己打破物理的上限。
如果是站在競爭對手的角度上,他不應該詢問這個問題。
徐川笑著道“一些理論上的推測,還需要等crhc環形對撞機修建完成后再進行驗證。”
“因為我們找不到對強子的對稱性自發破缺能級,也找不到一個耦合常數,可以在數學體系下使得這些場對應的粒子可以相互作用,完成統一。”
但至今兩人都沒能完成這份工作。
“在標準模型中,強力雖然在理論上來說與其他兩種力進行了統一,但實際上并未真正的像弱電一樣完成統一,它只不過是拼湊進去的。”
書房中,徐川將自己對于如同統一強電的想法有條不紊的進行講解著。
聽到這個目標,電話對面,威騰整個人愣了一下,呼吸都沉重了幾分。
微微頓了頓,他看向書桌上的稿紙,伸手將其翻到了第一頁,繼續道。
“它或許能夠幫助我在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上往前拓展一些距離。”
徐川看了眼桌面上的稿紙,下意識恍惚的說道“強弱電理論在數學上的統一。”
這一想法,可以說和目前物理學界的主流觀點幾乎背道而馳了。
“那你現在在研究什么化學”威騰好奇的問道。
等待幾年的時間,對于他們這類學者來說并不是什么事情。
根據目前的觀測,宇宙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類普通物質和暗物質。
暗物質暫且不提,目前人類對其的觀測近乎于無。
而普通物質的質量主要來源到底是什么,則是物理學家一直都在探索的方向。
在當前物理學界,質量的來源主流理論是希格斯機制和強相互作用共同產生的。
眾所周知,宇宙中可見物質的質量主要集中于其中的核子。而核子包括質子和中子,原子核就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質子帶一個正電荷,中子不帶電。
根據夸克模型,質子是由兩個u夸克和一個d夸克構成的,而中子是由一個u夸克上夸克和兩個d夸克下夸克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