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統一電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的難度就如此巨大了,更別提后面的強相互作用與引力了。
第三步,將完整的定域化后的拉式量寫開,分離出動能項和相互作用項。
而實驗證明,除了光子等極少數的粒子外,絕大部分的粒子本身都有質量。
第二步,把全局對稱性定域化,引入規范場;
翻閱著兩位導師的研究,徐川從中汲取著自己需要的知識和理論。
“利用e理論來推導出大統一節點的三個最重要參數,弱電耦合強度、高質量粒子質量和弱電強耦合強度,進而證明三種微觀力在高質量粒子質量下實現了統一,實現了標準模型閉環。”
“這是一條很不錯的思路,但是如何在統一后構造拉格朗日量是首先就要解決的問題。”
看著論文,徐川輕聲自語著。
對于論文中的理論和思路,以他如今的目光很顯然能一針見血的找到核心問題所在。
對于兩位導師聯合起來的成果,他并不相信兩人會卡在第一步,如果是那樣,威騰大概也不會將這篇論文發給他了。
很快,論文的延續就證實了他的判斷。
“有意思,他們在這里引用了超對稱理論中更基本對稱,將費米子和玻色子攪拌在一起,并且結合克萊因戈登和狄拉克拉格朗日是不變的來進行處理。”
“如果是這樣的話,對其進行擴展,可以在大程度上構造均勻的克萊因戈登拉格朗日特征,只不過這里僅對無質量的粒子有用,后續還需要再進行處理”
書房中的燈光溫馨,窗外的月光明亮,徐川翻閱著兩位導師贈送給他的論文,不自覺的喃喃自語念叨著,推導著。
以他的視角來看,對于強電統一的工作,威騰和德利涅雖然還沒有完成。但毫無疑問,他們在這條路上已經走出去很遠的一段距離了。
他們構造了一個包含所有基本粒子的統一的拉格朗日量,使用kerdon拉格朗日量最后真空期望值得到了基本粒子之間的質量守恒方程,并引入了質量耦合常和確定有效質量對磁矩異常的影響。
盡管在這份論文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比如基于同位旋守恒精確計算質子磁矩異常該如何計算和確認;
比如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結合導致了氘磁矩異常該如何在解釋;
亦或者對于單個弱相互作用的影響和弱相互作用與電磁相互作用的聯合影響,如何給出尋找輕子磁矩異常的方案等等
這些都是后續需要解決的問題。
但毫不夸張的說,這些理論和概念,如果整理成論文公開出去,對于理論物理學界來說毫無疑問是一次大地震。
如果在或crhc的升級或建造完成后,通過對撞機來對這些理論進行確認這些理論中已經完成的工作,兩人在有生之年能夠拿到一枚諾貝爾獎或許也不是沒有希望的事情。
畢竟強電統一理論可是當今物理學界最大的王冠。
然而就在數個小時之前,威騰和德利涅選擇將這份成果送給了他,來幫助他完成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
書桌前,來自希格斯教授的遺稿和來自威騰與德利涅兩位導師的研究如同構成打開強電統一大門的鑰匙的碎片。
盡管兩者都不完善,很多地方都僅僅是理論或者推測,但對于徐川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足夠幫助他在統一強電這條路上節省無數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