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能有什么想法
這可是等離子體電磁偏轉綜合防御護盾
而且,半個小時的時間,他們連完全看懂這篇論文都做不到。
會議室中,詭異的安靜持續了好一會,能源研究所的梁曲才壓下了心頭的震撼,他咽了口吐沫,拿著依舊緊緊捏在手中的論文,開口問道
“徐院士,這是您做出來的理論”
聞言,徐川有些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道“當然,有什么問題嗎”
梁曲深吸了口氣,壓下心頭的震撼。
有什么問題嗎
問題大了好吧
如果是其他人的研究理論,那這篇論文的可信可行程度都完全是有待商榷的。
但如果是眼前這位做出的
那只能說,在很大程度上對于這一項技術他已經有了足夠的把握了
深吸了口氣,梁曲帶著些顫音開口問道“這項理論,是基于強電統一理論做出來的嗎”
老實說,拋開強電統一理論這一份才面世不久的前沿理論,他想不到還有其他的理論物理能夠支撐起等離子體電磁偏轉綜合防御護盾技術的實現。
但即便是這樣,他仍然不明白的是,該怎么樣才能實現這項技術
畢竟對于學術界來說,將理論上的成果運用到解決實際的問題中,有時候甚至會比創造這一理論更加困難。
尤其是理論物理領域。
那些對于現實社會影響極大的應用技術,往往都需要幾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才能夠完成。
就算徐川成功的統一了強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梁曲也不明白,到底該怎么做才能夠將這一理論運用到等離子體電磁偏轉綜合防御護盾技術上。
的確,數千萬度的超高溫等離子體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護或者說融化掉外來物質。
當初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的時候,能源研究所這邊就有人提出來過,利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中的這種超高溫氘氚等離子體來形成防護場。
但這一理論提出來沒多久就被他親自斃了。
很簡單,等離子體形狀的形狀,是會因固有的或外來的微擾隨時間增長,使得處于平衡態的等離子體形狀發生畸變或使其進入湍流態的。
在高溫等離子體中,由于帶電粒子間及其與電磁場間復雜的相互作用,等離子體本身的控制就極其困難了,更別提還存在固有微擾或外來微擾了。
簡單的來說,這其實就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中的超高溫高壓等離子體,在沒有外界干擾,光是自身聚變的時候就會形成湍流,破壞第一壁和反應堆。
這也是以前實現可控核聚變最難的點,完美的控制反應堆腔室中的等離子體。
而即便是在真空無干擾的情況下,如今能做到完美操控超高溫等離子體的國家仍然只有他們一個。
更別提將其裸露在外,用來對外進行防護了。
這難度,如果說前者是十,后者恐怕是一百,甚至是一千,或者更高。
徐川笑著點了點頭,道“是的,強電統一理論告訴了我,理論上來說,通過對等離子體和電磁場進行磁極子化的方式處理,可以使得傳統的物質在通過這兩層屏障的時候帶上不同的電荷,利用高強度的磁單極場進行一定程度的偏轉。”
“簡單的來說,你可以理解為磁瓶效應。它是最典型的等離子體與磁場相互作用效應之一。即等離子體進入偶極磁場的磁力線管以后,從兩個磁極的一端到另一端作螺旋式往復運動。”
“而在這份理論中,我將其受限范圍從等離子體進行了擴大。”
“理論上來說,通過高強度的爆磁壓縮技術配合等離子體物質在真空中可以形成一層磁墻。而這層磁墻可以對物質的結構產生影響。”
“比如太空中的氣體和塵埃,在進入磁場的時候,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內部的分子或者晶體結構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帶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