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以在小型堆全面損壞無法提供任何能源的情況下,保持二代機及九名宇航員一周的最低電力生活需求。
而這個時間,理論上來說,在地月之間,足夠他們安排另一架航天飛機過去救援了。
此外,如果需要進行遠距離的航行,如前往火星執行任務。
那么二代機還會攜帶一定數量的太陽能發電板,以應對突發情況。
可以說,在這個時代,除了無法實現人造重力,幾乎其他能為宇航員和科研工作考的情況,航天研究所這邊都進行了齊全的考慮。
“二代機還需要多久完工,大概什么時候能進行二代機的首輪航飛測試?”
駕駛室中,透過厚厚的鋼化玻璃徐川看向外面,朝著身旁的常華祥院士詢問道。
常華祥院士快速的回道:“從目前的組裝情況來看,這架二代機大概會在今年的八月份左右完成。如果沒有意外的情況的話,首輪航飛測試將在八月七日開啟,也就是立秋的那天。”
知道眼前這位比較熱衷于傳統節日,航天研究所這邊在經過討論后,最終將首輪的航飛檢測時間定在八月七日,也就是立秋節氣。
果然,在聽到這個回答后,徐川臉上也帶上了一抹笑容。
“不錯的日子,那就這樣吧。”
“對了。”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他看向常華祥院士開口問道:“二代機的名字定下來了嗎?”
常華祥笑了笑,道:“還沒呢,計劃設計書上的那個只是個代號,具體的名字還沒有取,這不是在等你嘛。”
取名這種事,怎么可能繞得過眼前這位。
如果不出意外,二代機的名字和星海號一樣,也會是由他取名。
看著駕駛窗外浩瀚的藍天,徐川認真的思索了一下,笑著道:“不如就叫做‘瀚海’號吧,浩瀚藍天,浩瀚星海,永無止境。”
“瀚海,浩瀚藍天,浩瀚星海,好名字。”
常華祥院士念叨了兩聲,笑著點了點頭,道:“既然這樣,那瀚海號就是它的名字了!后續的報告書和文件中,將統一成瀚海號。”
徐川笑著點了點頭,道:“辛苦常院士了。”
常華祥咧嘴笑著道:“辛苦?”
“不不不!能親眼看到星海號到瀚海號的發展,能夠看到我們的航天事業超過米國,可以是任何一名從事航天工作人員的終究夢想了。”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夢開始的時代!”
ps:征求二代機名字,瀚海只是我隨便取的(名字+寓意)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