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個學術信譽評分系統很好,等過段時間回京后,我聯合幾個老家伙一起向上面提議一下,看看能不能將這個推廣到全國。”
和徐川相比,他的年齡要大很多,見過的事情也要多很多。
學術造假這類事情,他親眼見證過的,至少就有兩位數以上,更別提那些聽聞的了。
不得不說,最近這些年,國外內的學術風氣都不怎么樣,學術不端的事情常有。
這也是他忽然感慨起來,覺得有必要推行徐川提出的學術信譽評分系統的原因。
徐川笑了笑,開口道:“那你可要得罪不少的人了。”
以國內的學術環境,他提出的這套學術信譽評分系統,真要完全落實實行了,國內的不少教授,甚至是學校怕是都得恨死他了。
常華祥笑著開口道:“這不是還有你頂在前面嘛。”
老實說,國內如果沒有出一個徐川這樣的戰略級學者,想要推行這套學術信譽評分系統,可以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有了徐川,他才有這個想法,想要聯合一些老友直接將其推廣到全國。
重癥,得下猛藥。
而這套學術信譽評分系統一旦成功實行,對于國內幾乎腐爛到了骨子里面的學術體系,就是一記無比劇烈的猛藥。
徐川笑了笑,沒說話。
常華祥院士的提議,也是他接下來準備做的事情。
如果只是單純的想要解決掉強電對稱破缺的耦合常數實驗數據存在嚴重的造假這件事,他大可不必提出這套系統,只需要將證據曝光出來就好了。
“不聊這個了,給我介紹一下二代航天飛機吧。”
笑了笑,徐川將目光轉移到了眼前的瀚海號上。
眼前這架充滿了科幻色彩的銀黑色相間的航天飛機,是他急匆匆從星城那邊趕回來的主要原因。
站在他的身旁,常華祥院士臉上帶著笑意,眼神中充滿了自豪,笑著開口介紹道:
“第一輪大氣層內和第二輪近地軌道的航飛測試實驗已經完成了,其機身各項參數與之前一致。”
“從目前的測試數據來看,起飛重量如果是在大氣層內采取傳統飛機的滑翔式起飛最大總重量為一千零七十二點四噸,突破大氣層最大承載重量為165.23噸,比理論數值略微一些。”
“拋開機身自重及必要的燃料等物質,這架瀚海號可攜帶65.78噸的物資突破大氣層,內部貨艙空間為552.91立方米.”
一邊聽著常華祥院士的介紹,徐川一邊走向這架航天飛機。
通過高大的舷梯,兩人一起走進了二代航天飛機的內部。
和上次相比,這一次航天飛機的內部已經達到了完整的正規軍標準。
無論是各種物資,還是設備,亦或者是航天員生活區域活動設備,都有已經布置完善了。
太空自行車、太空跑臺、抗阻鍛煉裝置等多種多樣的健身器材和設備已經部署妥當,從痕跡來看,這些設備已經經過了航天員的測試了。
在航天飛機內部檢查了一圈,徐川來到了駕駛艙。
寬闊的駕駛艙中總共有前后兩排五個座位,配備了完整的救生系統以及彈射逃生裝置。
在關鍵的時刻,瀚海號航天飛機的頭部可以整體脫離,具備一定的逃生能力。
這些都是一代星海號上不具備的功能。
坐在航天椅上感受了一下,徐川開口詢問道:“最重要的垂直起降功能情況如何。”
常華祥院士笑著回道:“當然。”
“經過多輪實驗測試,六臺小型化的空天發動機合計最大能夠提供265kn-275kn區間的推力。”
“這個數據在地球上無法完成瀚海號航天飛機的垂直起降能力,不過在月球和火星上,足夠實現滿負荷垂直起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