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將歷代發射上去的那些登月器、探月車接回來,萌生這個想法對于徐川來說其實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情。
早在一代星海號設計制造的時候,他就有認真的思考過這件事情。
不過受限于一代機的性能,最終這個想法被他暫時性的壓下去了。
畢竟以星海號運輸物資和訪問月球的方式,依舊是需要傳統的登月器來完成的。
要想回收過去的那些登月器、探月車等設備,操作難度極高。
所以徐川才短暫的將這個想法壓了下去,靜待二代機的研發。
如果一切順利,以二代機能夠在月球上具備垂直起降的能力,回收這些曾經在外拼搏的‘游子’,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而后續的研發工作,也正如他所預料的一般。
盡管二代瀚海號還沒有沒有執行過任務,但從這一個多月的測試數據來看,它已經具備了遠航的能力。
而更關鍵的是,六臺小型化的空天發動機共同產生的推力,足夠它在月面上實現垂直起降了。
坐在駕駛艙內,對于徐川的提議,常華祥院士認真的思考了半天,還是輕輕的搖了搖頭,開口道:“老實說我覺得還是有些冒險了。”
“畢竟這可是一架價值十幾個億軟妹幣的航天飛機,萬一在任務執行過程中出了點什么差錯,那可能就全搭進去了。”
二代機才剛出廠沒多久,還沒執行過深空遠航任務呢。
第一次上就要接這么重的膽子,在他看來的確有些冒險了。
或許等后面的深空遠航實驗和月面測試完成后,再來進行登月會比較好。
回收那些曾經發射上去的航天器,也不用這么著急不是么。
徐川笑了笑,道:“風險的確有一點,每一次的航天對于如今的科技來說其實都是冒險。”
“但咱們早就不同往日了不是嗎?登月對于我們來說已經不再是一件需要舉國之力才能完成的工作。”
“至于是否值得”
微微頓了頓,他笑著繼續道:“在我看來這完全是值得的。”
“首先二代瀚海號在設計之初本身就是為了登陸月球和火星而設計的,雖然說跳過深空測試和繞月測試的確有些風險存在。”
“但從這一個多月的實驗數據來看,瀚海號的各項數據都相當的漂亮。”
“而且這也并不是咱們的第一架航天飛機了,標準工業化的生產線足夠控制住任何一個細致的環節,保證瀚海號的質量。”
“而星海號和扶搖號豐富的航天經驗帶來的強大底氣,也讓我們有足夠的資本來完成這次的任務。”
“二代機最終的目標本身就是要實現在月球上垂直起降的,這次的任務,也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夠繼續走下去。”
“就算是過程中出現了些什么意外,只要沒有宇航員,一架航天飛機,十幾個億星海研究院還是扛得住的。”
“別的不說,扶搖號這半年來進行的太空旅行項目,就為我們帶來幾十億米金的收入。”
“不用擔心出現意外導致十幾億打水漂,每一項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在航天領域,都是需要大量的資金來填充的。”
常華祥院士張了張嘴,欲言又止,最終搖了搖頭,開口道:“隨便你吧。”
徐川說的還是有道理的,如今的華國早就已經不再是十幾年前那個登一次月需要全國各大航天機構共同努力的羸弱實力了。
其他的不說,光是星海研究院,這一年來進行的航天活動,足以抵得上其他國家加起來還有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