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手中的情報資料,徐川笑著開口道:「兩個月的時間做到從地球前往火星,很不錯的技術了。」
「如果是放到幾年前,可以說是頂尖了。」
「不過.....」
微微頓了頓,他接著道:「和空天引擎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這話的確不是他吹鼓自己,而是事實。
以空天發動機+可控核聚變技術為基礎的航天飛機,無論是一代還是二代機,以登火窗口期
為標準前往火星,理論上來說,一個月的時間就足夠了。
笑著將手中的資料放到了桌上,徐川也沒太在意nasa的新技術,他看向溫遠航,開口問道:
「中秋登月的準備工作進展情況如何了?」
溫遠航快速的回道:「一代星海號和扶搖號已經做好了全面的準備,二代瀚海號正在進行最后的檢查工作。」
「相關的物資已經運送到下蜀航天基地中,正在進行裝機。三天后可以準時開啟登月工作。」
徐川點點頭,道:「盯一下航天科技、科工和其他配合這次行動的企業,別掉鏈子了。」
「嗯。」
溫遠航點了點頭,臉上帶著向來溫和的笑容,道:「徐院士放心,這些事情我一直都有關注,那邊的配合工作進行的很順利。」
聞言,徐川臉上也露出了輕松的笑容,開口道:「那就行,這一次的登月工程過后,一切順利的話,可以聯系其他國家的代表,開啟月面生物圈工程了。」
二代瀚海號在中秋節前往月球去接回那些往年發射上去的登月器任務是他臨時決定的。
不過此次一代星海號和扶搖號卻是早就已經規劃好了的任務。
不僅僅是兩架一代機,還有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以及一些民間航天企業的配合工作,也是早就協調好了的。
在過去的接近一年的時間中,星海號和扶搖號先后進行了超過兩位數的登月任務。
運送過去了大批量的物資設備和工程師外,還在月面南極修建了數座居住艙、生命維持單位以及科研平臺。
而這一次,三架航天飛機將同步開啟載人登月工程,不僅僅是運送宇航員、科研人員及工程師前往月球,還有大量的設備和物資。
完成這次任務后,他們將正式在月面南極開展各種科研工作。
如月球上進行批量化的混凝土生產實驗、提煉月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中的鈦、鐵等金屬、月面無土種植農作物、月球資源利用試驗驗證等等。
這些實驗將為后續華國對月球的開發提供最為基礎的數據,也是徐川最期待的事情之一。
如果說米國還在試圖研發各種性質的航天器,重新奪回屬于他們在航天領域的榮耀。
那么對于華國來說,他們的目光早就已經不再是在某一個航天領域了。
月面科研前哨基地的建造,不僅僅是科研,更是意味著他們即將擁有規模化移民地外星球的資格,實力。
兩者,早已經不在同一個,不在同一個平臺上了!
.....
ps:晚點還有,不過會過十二點,大家早上起來看好了。
免費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