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南極。
艾特肯盆地中,四名實驗人員將拖拽過來的‘小型全自動化采礦機’安裝到位。
負責這次月面自動化開礦實驗測試的組長楊登,也是當初參與研發設計該裝置的工程師,熟練的在設備上操控了的一下。
履帶式滾輪的裝置旁邊,慢慢的延伸出來了四根類似于起吊機支撐腳的結構。
不過和起重機的支柱略有不同,地球上的支撐腳是平踏在地面上,來承重和幫助起重機穩定姿態的。
而在月球上,雖然這四根支柱同樣是用來穩定設備姿態的,不過不同的是,它會螺旋式鉆進月球表面的土壤巖石中,來輔助穩定設備。
畢竟在月球上,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開礦機這種設備,在運行時會產生較大的震動,如果不固定,在低重力的環境中,很容易導致采礦機在運行時出現位置偏差。
當然,如果是大型的開礦裝備,那種重大的幾十上百噸甚至是更重的挖掘設備,是可以不用這樣的固定手段的。
畢竟月球上只是重力偏低,不是沒重力。
但這種測試用的小型自動化采礦機,就需要‘錨點’將其牢牢固定在地面上了。
等待了一小會,四根固定支柱就已經鉆進了月巖中。
隨即,采礦機艏底的鉆頭在自動化程序的控制下,開始緩緩的降低高度。
當鉆頭感應到地面的巖石時,自動采礦裝置頂部的綠色信號燈亮起,像是在進行確認一般。
緊隨其后,旋轉的鉆頭開始工作,與之接觸的表面月塵被攜帶著四處飛揚。而月壤之下,一塊塊富含鈦金屬的礦石,卻被旋轉著的鉆頭切割成了碎片,并且隨著鉆頭的移動而裹挾轉移到采礦機后面的出料口。
這套采礦機,嚴格來說只是一整套全自動化開采設備中的一部分。
因為在設計中,大型的全自動采礦機在開采礦物后,這些破碎的礦石會通過履帶自動運送到工廠中。
自動化熔煉工廠會將這些礦石送到熔煉,進而熔煉成一塊塊高純度的鈦磚。
如果有需要,在熔煉工廠中,還可以將這些的熔煉出來的鈦磚加工成任何你需要的形狀。
當然,也可以配合其他的金屬,熔煉成對應的合金。
不過現在的話,暫時肯定是做到這個地步的。
至少,在配套的開采設備以及熔煉工廠建立起來之前,他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多對眼前的這臺裝置進行一下實驗測試。
就在月面上的各種科研實驗正在進行的時候,遠在地球另一邊的米國。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中,兩位數學教授正坐在高等研究院一樓咖啡廳,一邊享用著下午茶和甜點,一邊閑聊著。
與此同時,掛在咖啡廳墻壁上的液晶電視此刻也正在播放著午間新聞。
華國正式官宣月面生物圈工程即將啟動,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生物學家門紛紛主動趕往星海研究院。
這兩天,幾乎出名一些的電視臺或媒體,都報道了這件事。
無論是網絡上,還是現實中,都鬧得沸沸揚揚的。
毫無疑問,在月球上修建一座生物圈,吸引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無論是各國的政要,還是學術界的學者,亦或者是普通平民百姓,都在期待和討論著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