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一位穿著正裝,頭發像是打過蠟,每一根都像是打過蠟,油光滑亮的青年博士,正好奇的四下張望著。
看著門口來來往往,膚色各異的外國學者,他忍不住開口吐槽道:“教授,你說咱們修建月面生物圈,干嘛讓外國人加進來啊。”
“又不是自己修不起,自己修,自己搞實驗不行嗎?”
聽到這句吐槽,站在他身旁的一位中年老年教授不禁笑了笑,開口道:“合作才是常態,共贏才是硬道理。月面生物圈這種超級工程,也不是一個國家就能搞的起來的。”
“咱們有技術,其他國家有錢,只要技術掌握在我們手里,讓其他國家投錢用用也能節省自己的經費不是么。”
身旁,學生嘀嘀咕咕的反駁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讓那些西方國家進來,我還是有些沒搞懂。”
“尤其是米國佬,以前連國際空間站都不讓咱們上,現在還帶著他們一起玩,我真不服氣。”
中老年教授笑著搖搖頭,道:“讓其他國家加入進來,對咱們還是很大的幫助的。”
“就像現在,要不是這項工程,你小子能見到這么多頂尖的生物學大佬?”
微微頓了頓,他看向自己這個學生,接著道:“你小子這次參加會議給我靈泛點,別死笨著腦殼,坐在那里一動不動的,多結交一點朋友,多和其他人聊聊天,說不定你找的某個不起眼的人,就是諾獎得主呢?”
“總之,你那一套關起門來自己搞自己的思想是行不通的,大清都過去那么多年了,以史為鏡懂不懂?”
“偉人曾經說過,咱們要將朋友搞的多多的,敵人少少的,基礎學科的發展,不能和世界脫鉤,這個道理,國家肯定比你個毛頭小子更懂。”
聽到這番教導,學生總算是沒再說什么了,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看了一眼應答下來的學生,中老年教授再度笑了笑,目光在車水馬龍的人群中掃視了一圈,內心有些感慨。
國際月面生物圈工程啊,由他們主導。
這要是放在以前,那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真要是在幾年前,誰敢想到今天這種場景?
以前都他們出國去其他的國家做研究,做實驗,替對方的打工,誰讓人家掌握著頂尖的科研設備或機構呢。
而現在,情況完全反過來了啊。
無論是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crhpc機構,還是月面生物圈工程,都是他們主導。
現在輪到其他國家的學者不遠萬里來他們國家做實驗,做研究,替他們打工了。
看著人群中來來往往跟著導師出來見見世面,或者是自費過來參加研究的年輕身影,這位中年教授忍不住有些感慨。
可惜自己沒生個好時代啊,要是再年輕個二三十歲,那該多美妙啊。
內心感慨了一句,中老年教授帶著自己的學生朝著大會堂內走去。
或許,現在也不遲。
他們苦點也沒事,后輩幸福就好。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