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研發了星海號航天飛機......】
【總之。。。參與進華國組織的國際工程中就不是一件好事,他們總能找到各種針對我們的手段和方法!】
【這是太空霸權主義!他們在利用自己先進的技術,來控制其他的國家!我們必須要站起來反對!】
作為二十一世紀以來的勁敵,雙方無論是在經濟、科技、還是航天等各種領域的發展中都一直在不斷的強烈競爭著。
本來投資月面生物圈工程,參與進由這個對手領導的國際項目中就已經讓很多米國人不滿了。
如今更是爆出了他們在會議上遭遇了對方的針對和壓制,還試圖將他們從月面生物圈工程中踢出去。這讓一直以來,在航天、科技等領域保持著強烈國民信心的納稅人直接就坐不住了。
不僅僅是在各大網絡平臺上的抗議,甚至有一部分激進派甚至組織了人員,走上了街頭,高舉著標語,口中喊著口號,用行動抗議著不公。
他們要求白屋撤銷掉對月面生物圈工程的投入,增加對自己內部航天領域的發展,重新奪回航天第一大國的地位。
與此同時,另一邊。
華盛頓、白屋。
某間辦公室中,召集了自己的幕僚團隊,以及nasa、cia等相關部門的高級官員,一場會議正在召開著。
“謝特,他們到底想干什么!”
看著手中的文件,cia的局長氣憤的拍著會議桌咬牙切齒的說道。
一旁,nasa宇航局的局長聳了聳肩,開口道:“還不明顯嗎?這就是針對。”
“我早就說過了,華國在太空領域的發展是我們有史以來遭遇過的最大強敵。如果國會無法投入更多的資金,在太空領域我們只會輸的一塌糊涂。”
華國在國際月面生物圈工程上突然以《沃爾夫條款》《競爭法》等條例為由,對他們展開了針對。
雖然說,走到了今天這一步,《沃爾夫條款》《競爭法》這些條例早就名存實亡了。
畢竟早在數個月前,借助修復韋伯望遠鏡的名義,他們還與星海研究院合作過,目的是為了探明那架航天飛機上的技術。
但只要國會沒有公開宣布,那么《沃爾夫條款》《競爭法》這些條例就真實存在。
無論是nasa宇航局,還是白屋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都無法正面和華國合作。
然而問題卻是,現在已經不是華國是否會選擇和他們合作了,而是他們需要主動放下身段去和這個對手合作。
月面生物圈工程無疑是踏入太空時代的一張門票,如果他們無法參與進去,毫無疑問在未來會極大的落后于華國,甚至是歐盟等國家。
這是他們難以接受的。
但要選擇廢除《沃爾夫條款》《競爭法》這些條例,而且還是在競爭對手的針對下,同樣讓他們難以接受。
尤其是自己主動移除這些條例,和在對手的針對下廢除這些條例,可以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可以說是為了國際共贏,甚至不要臉一點可以說是為了幫助華國發展航天技術而處理的。
但后者,一旦這個結果宣布,對于米國在國際上的聲譽,乃至國民大眾對于國家的自信,都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打擊。
當然,對于nasa宇航局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這樣他們才可以名正言順的向國會索要更多的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