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對于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里面的高溫等離子體湍流控制模型來說,磁極化子場的數學模型建立難度要低不止一個檔次。
前者可是建立在一個千禧年難題的解決上的,而后者,從目前的實驗數據來看,要想搞定它,至少在徐川看來并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
當然,建模相對簡單,并不代表運算這個模型需要的算力也簡單。
在徐川看來,如果是在正常狀態下,要通過數學模型來控制磁極化子場的難度可能并不是很大。
但如果是在外部干擾的情況下,比如通過磁極化子場輔控等離子體墻來抵御外部的干擾,難度就成指數上升了。
要知道,當初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中的高溫等離子體,那是在真空且幾乎沒有外界干擾的環境中運行的。
而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部署的環境可是在正常環境中。
哪怕是在外太空、月球這些偽真空環境中,也會遭遇到各種電磁輻射、宇宙射線、細微塵埃等等干擾。
更別提在地球上正常的大氣環境中,以及可能要面對的動能武器、粒子武器、電磁武器的攻擊了。
對于穩控磁極化子電磁場來說,外界的干擾因素每多一個,數學模型計算的難度就要上升一個指數。
甚至到最后,可能超級計算機都會出現應付不過來的情況。
簡略的翻了翻手中的實驗數據和信息研究所為磁極化子場控制而建立的數學模型,徐川抬起頭,笑著開口道。
“你們建立的數學模型核心基礎有問題。”
聽到這話,李開暢愣了一下,看了過來:“有有問題?”
徐川笑了笑,將手中打印出來的報告扔到了桌上,開口說道:
“嗯,信息研究所那邊針對弱磁極化子場建立的控制模型是基于超精細結構和微擾理論來得到磁極化子場中的磁矩線投影的。”
“這種數學邏輯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對磁極化子場進行控制。但對于干擾變量的控制上,它的性能不夠。”
“磁極化子場是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的組成部分,它的應用環境無法和可控核聚變技術中的等離子體湍流模型相比。”
“你們的思維僵硬了,沒有轉過來這點。”
“所以一旦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遭遇大量的外部干擾,這個控制模型可能會直接崩潰,哪怕是超算中心也帶不動它。”
聽到這話,李開暢的臉色頓時就變了。
的確,就如徐川說的一樣,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和高溫等離子體湍流的控制模型完全不同。
兩者所適應的環境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雖然說磁極化子場控制的能級遠達不到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腔室中的高度,但干擾量兩者可不在一個級別上。
前者完全不是后者能夠相提并論的。
ps:晚點還有一章,不過會比較晚,大家早上起來看好了。
另:求大佬們手中的保底月票,一號了ヾ(≧▽≦)o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