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的將論文翻了一遍,高弘明摸起了辦公桌上的電話,撥了一個號碼出去。
“王院士,關于電磁軌道炮的研究,您那邊現在有進展沒有?”
電話對面,一道帶著些許疲倦的聲音傳來:“暫時還沒有,軌道燒蝕難題依舊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電磁軌道炮這項技術雖然有很多高校和研究機構在進行,但要說國內研究的主力,那自然是與海軍裝備處那邊掛鉤的楚北海軍工程大學了。
而負責這個項目的,正是海軍工程大學工學院的院長王永院士。
雖然說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內,他們已經先后階段性的解決了一些精準制導和電磁軌道燒蝕方面的問題。
但距離實際應用這項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哪怕是通過ai和算法,來實時調節與控制電磁軌道炮的運行,目前的技術也無法支撐電磁軌道炮上艦。
在現代化的戰爭中,誰也沒法忍受一門軌道炮沒有精準的命中率以及每發射四十-五十顆子彈,就要更換軌道的重大缺陷。
盡管這個數據已經超過了米國數倍,但對于實際的電磁軌道炮上艦和應用來說,并沒有什么太大的用處。
辦公室中,高弘明臉上帶著笑容,他快速的開口道:“王院士,您還記得您之前交給我的那份可行性論證文件嗎?”
“當然。”
王永點了點頭,道:“我記得你不是說拿走它去找徐院士了嗎?他怎么說?有沒有給出一點研究方向?”
“咳~”
高弘明清了清嗓子,帶著笑意快速的說道:“有沒有給出一點研究方向?他已經搞定了這個問題,算不算給出了一點研究方向?”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鐘。
隔了好一會兒,才傳來一聲帶著些許粗壯呼吸聲回復。
“等等,你剛剛說什么,我這邊可能有點吵,沒聽清。”
高弘明看了一眼電腦上的論文,臉上帶著歡快的表情重新回復道:“你沒聽錯,關于電磁軌道炮磁場方面的難題,徐院士那邊已經幫忙解決了!”
“解解決了?他怎么做到的?”
電話對面傳來了聽得到的干咽聲,王永院士回復的語氣中更是帶著震撼、驚訝、不敢相信的情緒。
聽到這個問題,高弘明的目光轉移到電腦上,對著上面的排列有序的論文段落開口念道。
“好像是從拉普拉斯算子的譜理論開始、到利用奇異源場方法解決平面波產生的遠場問題,再到通過自適應有限元方法完成對最優計算復雜性和指數收斂的離散精度最佳逼近來解決這個難題的。”
“我也不是很懂,不過論文現在就在我手上。”
“論文在你手上?”
高弘明咧嘴笑著道:“是的,論文這會已經在我手上的了,不過我看不懂這個,我等會發給你。”
“現在!現在就發過來!我現在就要!”
“行~”
高弘明拖長了聲音,帶著笑意,道:“我現在就發過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