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自然是和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研發時一樣,開個小課堂了。
但相對比磁極化子的理論研究來說,對強電統一、中微子、多維度的溫伯格算符等理論的推導包含了更多的數學計算。
甚至可以說,幾乎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理論,都是在數學計算的基礎上堆砌起來的。
盡管數學物理不分家,但研究這兩個不同領域的學者,同時擅長兩個領域的依舊是少數。
對于絕大部分的物理學家來說,能夠應用上個世紀的數學成果來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就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
徐川甚至見過,有些對于數學并不是很精通的
物理學家,在對某個數學公式進行應用的時候,會因為自己看不懂或者說其他的原因,而旁若無人的將黑板上的某個符號擦去,再進行推導。
這種事情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在茫茫大海的學術界內部,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尤其是在數學這一領域。
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你就算是將人給逼瘋了,他也不可能解出來一道千禧年難題。
要教會一群人數學,可比教會一群人其他領域的知識難多了,尤其是在這種前沿領域中。
.......
針對中微子通訊技術的研討會,磕磕碰碰的總算是開完了。
雖然對于徐川講解的那些數學工具和理論知識理解的迷迷糊糊的,但研討會最終還是毫無懸念的順利通過了對中微子通信技術的研發立項。
對于如今星海研究院內的眾多研究員來說,他們對于徐川的相信,已然達到了巔峰,甚至是信仰的地步。
或許對于學術的發展來說,這可能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畢竟質疑是學術的最基本原則,一旦失去了質疑,或許學術會跌進文明的深淵。
不過就目前來說,至少在徐川能夠控制著自己的欲望,守住學術的嚴謹時,跟著他走,反而是最省力的一種方式。
中微子通訊技術正式立項,由徐川親自擔任項目的總負責人,能源研究所的李開暢教授和信息研究院的一名正高級研究員·周興學教授負責日常的研發工作和項目管理。
此外,從能源研究所和信息研究所中抽調出總計十二名正副研究員配合研究工作,后續如有需要再進行補充。
研究團隊的配置規模雖然并不是很大,不過能參與這項研究的,都是院內最頂尖的那一批學者了。
對于這項技術,徐川相當的重視。
畢竟這是目前最有可能實現穿透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維持無限通訊的技術手段了。
.......
在徐川安排著中微子通信技術研發和立項的同時,另一邊,京城。
趕最快的一趟航班從金陵回到京城的高弘明,迅速來到了長安街道北海小島上。
在通過了警衛人員的匯報后,他跟著一名助理快步的走進了古色古香的宅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