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想了下,換了種說法,道:「簡單的來說,就是部署一臺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設備后,它能夠凈化大概多大面積的區域?」
聽到這個問題,樊鵬越搖了搖頭,道:「這個暫時還沒有進行詳細的測試,畢竟這只是實驗室產品,如果要做這種測試,我們恐怕需要改造一棟大廈的一層或者更多。」
「而且外部空氣的流動速率,對于它的凈化范圍也是有影響的。畢竟這臺設備依賴的是接觸性質來吸附捕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道:「凈化效率這種東西,是依據接觸面積來的。」
「以目前的實驗數據來看,一平米面積的離子交換膜+異佛爾酮二胺,可以實現大概一小時0.03噸,也就是約100立方米左右的凈化速度,通過的空氣速度越快,對于二氧化碳的吸附捕集能力就越低。」
聽到這個回答,徐川皺著眉頭追問了一
句:「一小時一百立方米的空氣凈化速度,算快還是慢?」
對于空氣凈化的速度這些,他的確不是很了解。
不過這個凈化速度,他并不是很滿意。
太慢了。
一平米一小時一百立方米,對于一座城市來說,這個速度簡直慢的令人發指。
更別提后續如果將其應用到火星上,對整個火星的大氣進行改造了。
以地球為例,地球大氣圈的總質量為約六千萬億噸,以大氣層的厚度和平均氣體密度簡單的算一下,大概有立方千米。
按照這個數字來算.....
算了,他都不想算了,猴年馬月都凈化不完一遍。
就算是火星的大氣層遠比地球稀薄,但是改造一個星球,工程量之龐大,也是難以想象的。
在面對行星級體量前,一平米面積一小時凈化一百立方米每噸空氣的速度真的太慢了。
身旁,樊鵬越開口回道:「每平米一百立立方米的凈化速度并不算快,差不多是一個普通的空氣凈化器在一小時內可以凈化的空氣總量。」
「不過對于那些性能優異的空氣凈化器來說,每小時可凈化的空氣立方數可以達到五到十倍以上。」
「當然,兩者的情況不同,很難相提并論。」
「空氣凈化器里面使用的大多是顆粒物或者固體凈化材料,可以以更快的速度通過空氣。」
「而異佛爾酮二胺的形態是液態的,要想以更高的速度通過空氣很難做到。」
徐川點了點頭,道:「能將異佛爾酮二胺在不影響或較少減弱吸附捕集二氧化碳的能力的基礎上,將其改成固態嗎?」
「一百立方米每小時的凈化速度,有點太慢了。」
樊鵬越思索了一下,道:「比較難,不過研究所這邊可以試試。」
徐川想了想,開口道:「嗯,可以嘗試一下高壓低溫的方向,我記得大部分的胺類物質在這類環境中都會呈現固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