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室溫超導材料的公開,相關的訊息從學術界迅速流傳到了互聯網平臺上。
圍脖、知乎、斗音等平臺的熱搜迅速竄了上去。
短短一夜之間,幾乎所有人都關注到了這一爆炸性的消息。
【臥槽?川神他老人家,弄出來了室溫超導材料?】
【樓2g?這消息都出來二十四個小時了!】
【我就問一句,我要是實現這個技術可以專升本嗎?】
【別說專升本了,你可以帶你的學校一起專升本!甚至每天騎著你學校的校長去上學,不對,應該說是騎著校長去華科院給那些院士講學!】
【村民向你分享了常溫超導的技術,人類的社會只不過是一個高等文明控制的游戲,川神就是npc,時不時出來分享一波技術】
【去年來一次,今年又來一次,室溫超導它又雙叒叕來了!希望這次別又是造假。】
【這次可不一樣,這次是川神弄出來的,根本就不是造假成習慣的棒子能比的。】
【但室溫超導不可能實現,這東西要是做出來了,沒有沒能量損耗,豈不是說明永動機都能造?我反正不看好。】
【你不看好有什么用嗎?川神看好就夠了。】
網絡上,討論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幾乎所有人都被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震撼到。
但更多的,還是對科技發展突破的喜悅。
畢竟就算是一個普通人,在互聯網時代,也能夠輕易的通過新聞或者其他新聞工作者,或科研愛好人員的講解了解到室溫超導材料到底是一樣什么東西。
一時間,網絡上絕大部分的人都在慶祝。
與此同時,另一邊。
京城,科學技術蔀。
華科院總部的大樓中,在網絡上討論的熱烈的時候,某間實驗室里面同樣正在加班加點的對一塊氧化銅基鉻銀系·室溫超導材料進行各項數據的檢測。
“袁蔀,測試結果已經出來了。”
實驗室中,一名穿著白大褂的中年男子手中帶著一份檢測報告走了進來。
“結果怎么樣?”
已經在實驗室等待了良久的袁周禮迫不及待的迅速問道。
“三個標準大氣壓下能實現標準室溫的超導,五個標準大氣壓的強度下能保證三十攝氏度的超導,臨界磁場、臨界電流強度在標準室溫低于徐院士此前研究的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僅有二分之一左右。”
實驗室中,穿著白大褂的張平祥院士盡可能的用比較通俗簡潔的話語,來和眼前這位科技蔀的領導解釋實驗數據的情況。
一邊說,他一邊將帶過來的實驗數據遞了一份過去,雖然不知道對方能否看懂就是了。
“從實驗結果來看,是超導材料無疑,也能夠在室溫下實現超導。”
“不過和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相比,氧化銅基鉻銀系·室溫超導材料的臨界磁場和臨界電流強度這些指標都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