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城那邊趕回來。
飛機落地,徐川連家都沒回,就直接前往了星海研究院。
材料研究所中,他沒第一時間直接去實驗室,而是先找到趙光貴。
“徐院士....您這么快...就回來了?”
看到這個點忽然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徐川,趙光貴還是有些驚訝詫異的。
畢竟他打電話過去到現在,時間也就三個小時左右而已,這位居然這么快就趕回來了。
徐川點了點頭,道:“專機飛回來的,所以比較快。”
“材料情況如何了,檢測情況有新的進展嗎?”
放下手中的筆,趙光貴站起身,開口道:“還在分析,目前我這邊暫時還沒收到太大的進展,我帶您過去看看吧。”
徐川回來的速度有點快,三個小時的時間,根本就不夠他們推進多少研究的。
“行。”
徐川點點頭,跟在了后面。
從走廊中出去,繞過幾棟大樓,進入研究所的一個角落,有著一棟六層的白色小樓。
驗證過身份和門禁后,兩人搭乘電梯進入了一間實驗室。
實驗室中,兩名穿著白大褂,身形都相當瘦弱的研究員臉上的黑眼圈和疲憊看起來就算是用再濃厚的妝都遮蓋不住。但兩人的神情卻是相當的亢奮。
在他們的面前,有一份裝載玻璃器皿中的材料。
材料并不是很大,還不到一個成年男子的拳頭大小,整體呈現出黝黑色,表面附帶著一些孔雀藍色的顆粒狀結晶。
當然,準確的來說,這份材料只有一半。
它是從一整塊材料中剖開了的,橫切面光滑無比,黝黑的截面中閃爍著一些啞光。
這就是他們從月球上最新發現的一種全新礦物材料,來源于月球背面一個被他們命名為‘瑤池’的大型環形山中,編號為ht·ychxs\/052。
很簡單的地址+時間規則命名的方式,記錄了這塊石頭是哪一架航天器、在哪一個地方、什么時間、多少次任務中采集到的。
畢竟探月對于現在的他們來說,早就已經不是什么稀奇的工程了。
可以說幾乎每隔兩到三天,就有航天飛機攜帶著物資從地球上出發,或者攜帶著月球的‘特產’,從星海中歸來。
......
“王杭,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的測試實驗數據出來沒。”
推開門,趙光貴朝著兩名研究員中的身形較高的那名開口問道。
“趙所,徐院士。”
實驗室中,叫王杭的研究員聽到聲音后回過頭來,看到趙光貴和徐川后先打了個招呼,快速的說道:“還需要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是對材料表面進行微觀探測的設備。
這種顯微鏡被廣泛應用于多種類型樣品的分析和觀測,包括從微觀到宏觀的分析,以及樣品的成分、宏-微觀結構特征、微觀力學參數等的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