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過程中,雖然銅絲參與了反應,但最終的質量和本身并沒有改變。
而瑤池晶中的硫化物不同。
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硫和碳會生成比較穩定的二硫化碳,且二硫化碳的物理化學性質都比較穩定。
盡管它易揮發,但不易在常規條件下分解。
也就是說,在瑤池晶中,這種反應會被認為是不可逆的。
因為無論是徐川也好,還是他也好,基本在思考形成過程的時候,第一直覺就會將硫化物排除在催化劑當中。
但結合了化學材料計算模型的超算中心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反直覺的給出了硫化物和二硫化碳可能是引導碳納米管整齊有序排列的催化原因。
這的確讓人感覺到相當的不可思議。
“會不會是過飽和效應?”
盯著手中的模擬數據報告,趙光貴思索了一會后開口提出了一種可能性。
“嗯?”
徐川看了過去,頓時反應了過來:“你是說過飽和催化?”
過飽和催化可能指的是在過飽和溶液中,通過加入催化劑來促進或加速過飽和析晶反應的過程。
這種反應發生在含有過量溶質的溶液中,當溶質濃度超過其在該溫度下的飽和濃度時,就會發生過飽和現象。
在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最能理解的,其實就是高中時期會做的一個化學實驗,過飽和氯化鈉溶液的制。
當然,過飽和催化和這個概念區別還是挺大的。
趙光貴點了點頭,道:“嗯,如果說硫化物、二硫化碳以及碳納米管在催化過程中出現過飽和情況的話,穩定的引導多余的碳納米管進行氣相沉積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過飽和催化在材料學中雖然較少,但并不罕見,比如過飽和fe-n5多功能催化位點用于耐用型鋰硫電池。”
徐川沒在意趙光貴后面說的東西,這些概念他自然很清楚,這會兒他腦海中閃過的東西只有一個。
鋰硫電池!
他總算是想起來,自己在那里看到過那張‘材料物相表征圖’有熟悉感的圖片了!
沒錯,就是在鋰硫電池的研發過程中,針對硫一多壁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的制備和電化學性能研究時的發現!
或許,他知道該怎么通過過飽和多硫化物及二硫化碳作為催化劑與引導材料來大規模的制備碳納米管集成晶體管了。
只不過在正式開始之前,他還需要打個電話給月球那邊,讓那邊的科研人員先幫他去要瑤池環形山中確定一個情況!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