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半導體材料中最受關注的是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兩者具有許多優于硅材料的力學、電學和化學性能,是最有希望完成硅基替代的碳基材料。”
“在徐川院士的帶領下,星海研究院·碳基芯片項目取得重大的突破,達成每平方毫米超高密度集成一千萬顆碳納米管的碳基襯底,總計集成了總計六百三十五萬枚碳基晶體管的成品碳基芯片的成果。”
“基于此項目,國家將考慮大力支持碳基芯片的發展,開辟碳基半導體芯片產業群,推動碳基芯片......”
“.......”
聽到這,會議室
尤其是臺下坐著的參與會議的半導體和電子工業領域的專家和院士,更是一臉的震撼。
每平方毫米高密度集成一千萬顆碳納米管的的碳基襯底?
總計集成了總計六百三十五萬枚碳基晶體管的成品碳基芯片?
屮艸芔茻?
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情,怎么這么突然,在此之前一點消息都沒有?
星海研究院不是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和航天工程方面的研究機構嗎?什么時候也進入半導體領域了?
還在碳基芯片領域做出了這么大的突破?
那些技術難題,他們到底是怎么解決的?
一時間,各種各樣的困惑充斥在所有人的腦海中,幾乎沒人敢相信這是真的,但心里卻又無比自然的接受這個事實。
因為凡是涉及到金陵那個人的學術研究,從一開始到現在,有過太多太多的奇跡。
而除了碳基芯片技術突破所帶來的震撼外,高層對于碳基芯片的支持,同樣讓在場的所有人驚訝和震撼。
大力支持碳基芯片的發展,開辟碳基半導體芯片產業群,推動碳基芯片取代硅基芯片成為新一輪時代核心......
這些東西可以說每一項都是硅基芯片從未有過的待遇。
可以說每一個政c都表明了上面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在芯片和電子工業領域進行一場大ge命,大干一場了。
會議臺上,在介紹完碳基芯片的發展以及整體部署規劃后,臺上的老人端起桌上的水杯淺淺的潤了下喉嚨,繼續道:
“相關的情況目前就是這樣,接下來進行會議討論,那也希望各位能夠不嗇意見,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會議上提出。”
話落,臺下一只手臂就舉了起來。
舉手的不是別人,正是擔任‘華國科學院半導體所所長’的王啟明院士。
臺上的長老順著舉起的手臂看過去,點了點頭示意對方發言。
王啟明院士站了起來,看著放映在熒幕上的ppt開口道:“我不懷疑星海研究院已經制備出來了報告上的碳基襯底和成品芯片嗎,但星海研究院否具備實現大規模生產的能力,以及碳基芯片性能是否能追趕超越如今的硅基芯片等問題刻有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