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更關鍵的不僅僅是芯片領域的龐大進口金額,還有西方國家借助芯片進程技術和相關的專利技術‘卡脖子’的嚴重問題。
對手可以肆無忌憚的利用芯片領域的專利和技術,來‘莫須有’的不公平打壓國內的高科技企業。
這種肆無忌憚的打壓,更進一步的促使了他們對于芯片領域自研的渴望。
如果他們能夠在碳基芯片先一步建立自己的優勢,取得進展和突破。
長久以來在芯片領域受到的屈辱將煙消云散,碳基芯片將一舉奠定他們在芯片領域龍頭的引領位置。
到時候,就是那些原本在這一領域高高在上的西方國家不斷的追趕他們的腳步了。
......
碳基芯片的發展需要時間,即便是高層已經決定開辟出繼可控核聚變、航天產業之后第三大半導體產業鏈,決定大力支持,相關的建造和人員企業的調動與安排也是只能循序漸進的。
徐川和星海研究院這邊能做的其實并不是很多。
其中最難的兩個問題,碳納米管的高密度沉積與碳基晶體管的集成他們已經初步搞定了。
而剩下的制備技術優化,控制尺寸、形態、結構和穩定性,以及工業化生產等等難題,這些需要與之合作的廠商,如華威海思,中芯國際等等企業聯合起來一點一點的推進。
在芯片的制備流程方面遇到的問題,星海研究院這邊幫不上太大的忙,頂多就是在基礎材料等方面進一步配合優化。
所以相關的工作交給材料研究所那邊去處理后,徐川也沒太將心思放到這個上面了。
將劉嘉欣研究的p=np?猜想中圖同構難題的論文認真嚴謹的審核了數遍,并且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議后,經歷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這篇名為《圖同構難題的準多項式圖形映射法研究》的論文,終于正式登刊,發表在《探索·數學》上。
這是《探索·數學》的第一期刊物,同樣的也只有一篇論文,可以稱得上是專刊了。
如同前面的《探索》總刊和《探索·物理》一般,《探索·數學》的子刊一經發布,頓時在數學界引起了如火如荼的討論。
.......
在《探索·數學》正式發布第一期刊物的時候,另一邊,米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已經八十歲的皮埃爾·德利涅雖然已經離開了課堂,開始了養老的生活,但他還是會時不時的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看看。
甚至偶爾還會在普林斯頓大學中開一堂公開課,聊聊數學。
而這其中,眾多普林斯頓大學的學子最感興趣的無疑就是他的那個學生徐川了。
每次上公開課的時候,總有學生對徐川很是好奇,而德利涅也樂于利用徐川的故事來給這些學子帶來一些鼓勵。
像往常一樣,在高等研究院的后花園中散了會步,準備燧石圖書館找找有什么可以看的書籍時,德利涅看到了高等研究院一樓咖啡廳玻璃窗旁坐著的一道熟悉身影。
打量了兩眼確認自己沒有看錯后,他推開咖啡廳的大門走了過去,帶著一絲好奇開口問道。
“你怎么回來了?這個點你不應該在crhpc那邊嗎?”
這會坐在咖啡廳中喝著咖啡的,正是愛德華·威騰。
聽到熟悉的聲音,威騰抬起頭,笑著道:“回來處理點事情,你今天怎么有時間出來溜達?”
“溜達?”
似乎是聽到了一個奇怪的形容詞,德利涅挑了挑眉,問了一句。
“就是出門散步的意思。”威騰笑了笑,接著道:“在華國那邊,他們將吃完飯后出門散步或者閑著沒事出去放松的行為稱之為‘溜達’。”
點了點頭,德利涅也沒什么意外的。
crhpc機構成立后,便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心,眾多的物理學家已經轉移了陣地,從去往了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