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遙遠在三十八萬公里的星空中。
月球,月華臺·前哨科研站基地的實驗室中,穿著深藍色便服的劉文康正躺在椅子上,悠閑的用平板電腦聯網刷著娛樂視頻。
作為南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名教授,他原本以為自己的人生本來應該一輩子在學校中度過了。
結果誰也沒想到,學校中的那位大佬,居然在航天領域打出來一片全新的世界,在月球上修起來一座科研基地。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劉文康向星海研究院那邊投遞了申請。
結果沒想到申請通過了,就這樣,他獲得了來月球這邊進行為期半年的科研工作時間。
在經過了一系列的鍛煉和訓練后,他抵達了月球的月華臺·前哨科研基地。
雖然他并不是第一批抵達月球的科研人員,但對這里的工作和生活他倒是適應的很快。
低重力的環境的確給科研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干擾,甚至對身體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但月球上的科研工作其實并不是很忙,每天他們工作的時間平均下來只有三到四個小時。
而剩下的時間基本都屬于個人。
無論是去健身房鍛煉身體,適應低重力的環境也好;還是像他一樣,躺在實驗室中刷手機看視頻打游戲都是可以。
正在這時,手中的平板突然亮起了一道來電顯示。
快速的接通了視頻電話,對面一個穿著深藍色便服的同僚映入了劉文康的眼簾中。
看到這人,劉文康笑著打了個招呼:“啥事啊,老王。”
視頻通話對面,叫老王的中年男子笑了笑,開口說道:“有一份昨天采集的月球本土樣本材料,通過06·a基地車正在送往你那邊,應該快到了。”
“老樣子,你先做個基礎檢測,看看情況,記錄起來。”
聽到有科研任務了,劉文康坐直了身體,笑著點點頭應道:“行,我知道了,樣品到了馬上處理。”
“行,掛了。”
“拜。”
簡短的工作聊天,這就是月球上他們這些科研人員之間的正常交流。
收起手中的平板,劉文康剛站起身,實驗室的大門就緩緩的打開了。
一輛基地內部的運輸車,拉著一口金屬箱子,滴滴答答的溜了進來。
“您好,有樣本抵達,請盡快接收!”
似乎是掃描到了劉文康的存在,基地車朝著這邊行駛了兩步,擬人化的聲音在實驗室中響起。
扶著安裝在實驗室墻壁上和實驗桌盤的助行合金管,劉文康臉上帶著笑容,用一種看起來很是怪異但卻很高效的行進方式朝著基地車走去。
用工作卡在基地車上刷了一下后,基地車發出聲音。
“驗證通過,身份確認,樣本材料交接進行中。”
高度智能化的基地車發出了一道清脆的聲音,像酒店中智能送餐車的擬人化大眼睛打量一般的感應了一下實驗室的情況,隨即‘咕嚕’‘咕嚕’的朝著實驗室中專門用來安放材料的平臺駛去。
抵達位置后,一支銀白色的機械臂,從基地車的側面伸了出來,將運送的存放樣本的金屬箱輕輕的抬起,放到了平臺上。
“交接完成!”
帶著一絲擬人化的語氣,基地車朝著實驗室外面駛去。